至晷景长一尺四寸八分昼六十刻夜四十刻和林夏至晷景长三尺二寸四分昼六十四刻夜三十六刻铁勒夏至晷景长五尺一
分昼七十刻夜三十刻北海夏至晷景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大都夏至晷景长二尺三寸六分昼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臣)等谨按周礼土圭之灋与唐之覆矩图皆因地体浑圆准验其南北东西里差尧典命羲和言宅嵎夷宅南交宅西宅朔方宅本作
度即四方测景朱子云宅字古与度字通见周礼注等书者非一宅嵎夷之属皆谓度日景于此此说与周礼测日南日北日东日西合为一义
人所居附于地目光察远皆直至其处地虽圆体百里数十里不足见耳圆而目之直注四望皆天似地与天际而平不知地在天中人目四望
所见之星辰与仰观所见之星辰并距地绝远又不知因目直注四望如一即以为平其平乃目于所见绳直而不少曲之平非地面果平也天
为大圆以地为大圆之中心大圆自周至中心气固而内行皆为自上而下六合皆天则六合皆上地在中心则中心为下以气固而内行故终
古不坠凡自上而坠于下者随大气下行遇地之实体乃止如又下行至地之中心必不得或过矣天之至下不在地体之周而在地径之半人
立于地体外周戴天皆上履地皆下阴阳大论黄帝问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入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大
戴礼记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诚有之乎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
圆地道曰方卢辩注云道曰方圆耳非形也梅文鼎云以浑天之理征之地之正圆无疑也所疑者地既浑圆则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
遥观异地皆成斜立其人立处皆当倾跌而今不然岂非首戴皆天足履皆地初无欹侧不忧环立欤梅氏所谓不忧环立推原其故惟大气举
之一言足以蔽之各方之天顶则随其人之环立而异北极之下以北极为天顶而赤道适准乎地平南极之下以南极为天顶而赤道亦适准
乎地平其处日过赤道而出于地上为昼环行渐高至二十余度则又渐下而入于地下为夜气候常寒而无暑故周髀言极下不生万物又言
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又言物有朝生暮获举北以该南南极左右亦如是也赤道之下以赤道为天顶而南北极适准乎地平气候常暑而
无寒中土春秋分彼方皆气炎正夏中土冬夏至彼方皆气平如春秋分日出没于地虽渐南渐北上下皆半周天故无永短之异周髀言中衡
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又言五谷一岁再熟中衡即赤道也唐书称覆矩图可以稽日食之多少定昼夜之长短其察晷景也兼论日在天顶若干
度及日出地上日没地下若干度元史夏至所测衡岳则已无景南海景在表南一尺六寸北海景在表北六尺七寸八分南自南海夏至昼五
十四刻至北海昼八十二刻北自北海夏至夜十八刻至南海夜四十六刻昼夜永短相差二十八刻惟地体浑圆故人居其周所戴之天顶随
南北东西而移黄赤道之高下即随其南北之远近而殊而日食分数昼夜增损悉因之夏日永而地愈北愈增冬日短而地愈南愈损此皆实
测而得者也东西加时史志未详载设以地之圆周四分之就人所居之方为中其正东正西与中央相距四分圆周之一中表景正日加午东
方必过午后而加酉为景夕西方必在午前而加卯为景朝自卯至午自午至酉皆四时也故周髀言天地四极四和昼夜异处加四时相及步
算家测月入闇虚天下尽同也而东西各地相距视其远近以察其时刻则至不同由是言之周礼日南景短日北景长言乎南北里差以是准
之也日东景夕日西景朝言乎东西里差以是准之也
  (臣)等又按汉人相传曰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其说疏舛隋书天文志刘焯云周官夏至日景尺有五寸张衡郑玄王蕃陆绩先儒等
皆以为景千里差一寸言南戴日下万五千里表景正同天高乃异考之算法必为不可寸差千里亦无典说明为意断事不可依今交爱之州
表北无景计无万里南过戴日是千里一寸非其实差

  ○北极高下

  唐书天文志交州望极纔高二十余度八月海中望老人星下列星粲然明大者甚众古所未识乃浑天家以为常没地中者也大率去南
极二十度已上星则见阳城以覆矩斜视极出地三十四度十分度之四自滑台表视之极高三十五度三分自浚仪表视之极高三十四度八
分自扶沟表视之极高三十四度三分上蔡武津表视之极高三十三度八分虽秒分微有盈缩难以目校大率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极差
一度自此为率推之武陵按图斜视极高二十九度半蔚州横野军按图斜视极高四十度又以图校安南极高二十度四分林邑极高十七度
四分周圆三十五度常见不隐铁勒之地极高二十五度周圆百四度常见不隐元史天文志测景之所凡二十有七东极高丽西至滇池南踰
朱崖北尽铁勒自是八十年间司天之官遵而用之靡有差忒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衡岳二十五度岳台三十五度和林四十五度铁勒五
十五度北海六十五度大都四十度太强上都四十三度少北京四十二度强益都三十七度少登州三十八度少高丽三十八度少西京四十
度少太原三十八度少安西府三十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