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之复入迁修撰正大末由镇南军节度副使充河中帅府经厯官元兵破河中奔陕州行省权左右司郎中值赵三三军变遇害献能家固饶
财尽于贞佑之乱在京师无以自资其母素豪奢厚于自奉小不如意则必诃谴献能处之自若时以纯孝称之

  △王若虚

  王若虚字从之藁城人承安二年经义进士厯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荐为国史院编修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转著作佐郎
修章宣二朝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入为直学士天兴二年崔立变羣小翟奕辈请为建功德碑召若虚为文时奕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
立见屠灭若虚请元好问曰今召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然我姑以理论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奕辈
怒曰但言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若虚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为主帅诵
功德而可信后世哉奕辈不能夺改召太学生刘祁麻革与好问张信之为之既成以示若虚共刚定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金亡
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汨没尘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令子
忠先归子恕同行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所著文章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 【按刘祁归潜志载若虚文贵议论有体致不喜出奇
下字尤以助词为首谓史记有失支堕节处退之原道好文字末云人其人火其书太下字痕迹黄山谷诗太穿凿好异滹南遣老集四十五卷
辨论居十之九他诗文止数卷亦足见其好尚谨附识】

  △麻九畴

  麻九畴字知几易州人七岁能草书作大字一时目为神童章宗召见问汝入宫殿中惧怯召对曰君臣犹父子也子宁惧父邪帝大奇之
南渡后入遂平西山以学古自力博通五经易春秋尤长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第二经义第一再试南省复然及廷诗以误黜士论惜之正大
初门人王说王采苓俱中第帝怪其年幼问之知常师九畴平章侯挚荐之特赐虚亚榜进士以病未拜官告归再授太常寺太祝权博士复谢
病去古郾城天兴兵乱挈家走确山为元兵所得驱至广平病死九畴初精易学后喜邵尧夫皇极书因学算数兼通卜筮射覆之术晚更喜医
尽传张子和学为润色其所著书为文精密奇健诗尤工致明昌以来称神童者五人太原常添寿四岁能作诗刘滋刘微张汉臣后皆无称独
九畴能自树立耆旧如赵秉文以征君目之而不行 【按金史上下有李汾传无著述可纪亦无事迹可称今删谨识】

  △元德明 【元好问】

  元德明太原秀容人自幼嗜书口不言鄙事乐易无畦畛布衣蔬食处之自若家人不敢以生理累之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闲卒有东嵓集
子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赵秉文见之称为
近代所无兴定五年登第累官左司都事转行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卒好问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兵后
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版铭志尽趋其门所著文章诗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以金源氏
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史作已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愿为撰述既为乐夔所沮而止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名曰野史凡
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记录至百余万言今所传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后纂金史多本其说云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文苑传

  元

  ○元

  胡长孺【之纲 之纯】   熊朋来   戴表元  牟应龙   郑滁孙【陶孙】   陈孚  杨载【杨刚中 李桓
】   刘诜【龙仁夫 刘岳申】    吴师道  陆文圭【梁益】   陈旅【程文 陈绎曾】    李孝光

  胡长孺 【胡之纲 胡之纯】
  熊朋来
  戴表元
  牟应龙
  郑滁孙 【郑陶孙】
  陈孚
  杨载 【杨刚中 李桓】
  刘诜 【龙仁夫 刘岳申】
  吴师道
  陆文圭 【梁益】
  陈旅 【程文 陈绎曾】
  李孝光

  △胡长孺 【胡之纲 胡之纯】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其先自天台来徙祖岩起宋嘉定进士知闽县事父居仁淳佑进士知台州军州事文辞政事皆绝出一时至
长孺其学益大振咸淳中外舅徐道隆为四川宣抚参议官长孺从入蜀铨试第一与高彭李湜梅应春等号南中八士厯任福宁州倅宋亡退
栖永康山至元二十五年下诏求贤有司强起至京待诏集贤院既而召见内殿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寻移建昌至大元年
转台州路宣海县主簿浙东大祲宣慰同知托欢彻尔议行劝贷法敛富民钱一百五十万以二十五万属长孺藏之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