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宁军节度本属京东路元丰元年割属京东西路县五彭城 【望】 沛 【望】 萧 【望】 滕 【紧】 丰 【紧】 监二宝丰 【元丰六年置铸铜钱八年废】 利国 【主铁治】

  兴仁府

  兴仁府 【辅】 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建中靖国元年改赐军额曰兴仁崇宁元年升为府大观二年以拱州为东辅升督府政和元年罢督府复为辅郡县四济阴 【望】 宛亭 【望元佑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 按舆地广记大观二年改为宛亭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乘氏 【紧】 南华 【上】

  东平府

  东平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本郓州庆历三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大观元年升大督都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应天府宣和元年改为东平府县六须城 【望】 阳谷 【望】 中都 【紧】 寿张 【上】 东阿 【紧】 平阴 【上】 监一东平 【宣和三年置政和三年罢】

  济州

  济州 【上】 济阳郡防御线四巨野 【望】 任城 【望】 金乡 【望】 郓城 【望】

  单州

  单州 【上】 砀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县四单交 【望】 砀山 【望】 成武 【紧】 鱼台 【上】

  濮州

  濮州 【上】 濮阳郡团练县四鄄城 【望】 雷泽 【紧】 临濮 【上】 范 【上】

  拱州

  拱州保庆军节度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建为州赐军额为东辅以开封之考城太康南京之宁陵楚丘柘城来隶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还隶开封政和四年复为州又复为辅郡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京东西路以襄邑太康宁陵为属县六年又以宁陵归南京太康归开封复割柘城来属县二襄邑 【按此似亦畿县史失注】 柘城 【畿】

  广济军

  广济军本汉定陶县唐为镇隶曹州 【按本汉定陶县之下据舆地考增入】 宋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四年割曹澶濮济四州地复置县隶焉熙宁四年废军以县隶曹州元佑元年复为军县一定陶 【上】

  △京西路

  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复分南北两路

  南路

  北路

  南路

  南路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一

  襄阳府

  邓州

  随州

  金州

  房州

  均州

  郢州

  唐州

  光化军

  襄阳府

  襄阳府 【望】 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县六襄阳 【紧】 邓城 【望】 谷城 【紧】 宜城 【中下】 中庐 【中下隋义清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绍兴五年省入南漳】 南漳 【中下】

  邓州

  邓州 【望】 南阳郡武胜军节度旧为上郡政和二年升为望郡建隆初废临濑县 【按宋朝事实建隆初废临濑县入穰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五穰 【上】 南阳 【中下庆历四年废方城县为镇入焉元丰元年改为县隶唐州】 内乡 【中下】 淅川 【中下 按淅川县宋史失载今据舆地广记增入】 顺阳 【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升顺阳镇为县】

  随州

  随州 【上】 汉东郡崇信军节度干德五年升为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今名县三随 【上熙宁元年废光化县为镇入焉】 唐城 【中下】 枣阳 【中下】

  金州

  金州 【上】 安康郡干德五年改昭化军节度 【按宋朝事实改节度下有复为防御四字谨附识】 县五西城 【下】 洵阳 【中干德四年废渚阳县按渚阳当作淯阳】 汉阴 【中】 石泉 【下】 平利 【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西城元佑复】

  房州

  房州 【房陵郡保康军节度开宝中废上庸永清二县】 【按元丰九域志废上庸永清二县并归竹山宋史未详谨附识】 雍熙三年升为军县二房陵 【上】 竹山 【下】

  均州

  均州 【上】 武当郡武当军节度本防御干德六年移入上州防御宣和元年赐军额县二武当 【上】 郧乡 【上 按舆地广记干德六年废丰利县入郧乡宋史不载谨附识】

  郢州

  郢州 【上】 富水郡防御县二长寿 【上】 京山 【下】

  唐州

  唐州 【上】 淮安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开宝五年废平氏县县五泌阳 【中下】 湖阳 【中下有银场】 比阳 【中下】 桐柏 【下】 方城 【下后魏县庆历四年废为镇入邓州南阳县元丰原年后为县隶州】

  光化军

  光化军 【同下州】 干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谷城县三乡置干德县隶焉熙宁五年废军改干德为光化县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