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臣)等谨案古人先有重丧后遭轻丧其所变易者不过绖带而已衰与冠固不变也至后世则更新丧之衰而并不言绖带是又礼之一变也

  △居所后父丧有本亲丧服议【明】

  明王廷相曰有所后父之丧而本生父母亡如之何曰巳殡则服其服而往哭之袭而归反丧服巳葬则俟其殡而归反丧服其除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曰不亦轻本生乎曰礼有所重斩不可以离次也

  钦定续通典卷八十一

●钦定续通典卷八十二 礼三十八

 

  凶礼九

  ○凶礼九

  祖先亡父后卒而祖母亡服议

  祖与父先后丧亡服议明

  生不及祖父母不税服议

  小功不税服议

  庶祖母慈祖母服议

  父母乖离知死亡及不死亡服议

  为姑姊妹女子子无主后者服议宋

  昏有期而夫死服议宋

  丧遇闰月议

  忌日议

  国忌日议

  忌日祭奠议

  忌日祭祀停乐议

  忌日易服议

  忌日不废军务议唐

  立春遇忌日议宋

  庆节遇忌日议明

  忌日辍经筵议明

  祧庙废忌日议

  忌月举乐议

  △祖先亡父后卒而祖母亡服议【北魏 宋】

  南北朝

  宋

  南北朝

  魏世宗永平四年冬十二月员外将军兼尚书都令史陈终德有祖母之丧欲服齐衰三年以无世爵之重不可陵诸父若下同众孙恐违后祖之义请求详正国子博士孙景邕刘怀义封轨高绰太学博士衰升四门博士阳宁居等议适孙后祖持重三年不为品庶生二终德宜先诸父太常卿刘芳议案丧服乃士之正礼含有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事其中时复下同庶人者皆别标显至如传重自士以上古者卿士咸多世位又士以上乃有宗庙世儒多云适孙传重下通庶人以为差谬何以明之礼稽命征曰天子之元士二庙诸侯之上士亦二庙中下士一庙一庙者祖祢共庙祭法又云庶人无庙既如此分明岂得通于庶人也传重者主宗庙非谓庶人祭于寝也兼累世承适方得为适子适孙不尔者不得继祖也又郑元别变除云为五世长子服斩也魏晋以来不复行此礼矣案丧服经无适孙为祖持重三年正文唯有为长子三年适孙期传及注因说适孙传重之义今世既不复为适子服斩卑位之适孙不陵诸叔而持重则可知也且准终德资阶方之于古未登下士庶人在官复无斯礼考之旧典验之今世则兹范罕行且诸叔见存丧主有寄宜依诸孙服期为允景邕等又议云丧服虽以士为主而必下包庶人何以论之自大夫以下每条标列逮于庶人含而不述比同士制起后疑也唯有庶人为国君此则明义服之轻重不涉于孙祖且受国于曾祖废疾之祖父亦无重可传而犹三年不必由世重也夫霜感露濡异识咸感承重主嗣宁甄寝庙适孙之制固不同殊又古自卿以下皆不殊承袭末代僭妄不可以语通典是以春秋讥世卿王制称大夫不世此明训也丧服经虽无适孙为祖三年正文而有祖为适孙者岂祖以适服已已与庶孙同为祖服期于义可乎服祖三年此则近世未尝变也准古士官不过二百石已上终德即古之朝士也假令终德未班朝次苟曰志仁必也斯遂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适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景邕等又议晋太康中令史殷遂以父祥不及所继求还为祖母三年时政以礼无代父追服之文亦无不许三年之制此即晋世之成规也尚书邢峦奏依芳议诏曰适孙为祖母礼令有据士人通行何劳芳致疑请也可知国子所议 【杜典不载今补纂】

  宋

  宋神宗熙宁时知庐州孙觉以适孙解官持祖母服觉叔父在有司以新令乃改知润州元丰三年太常丞刘次庄言祖母亡有适曾孙次庄为适孙同母弟在法未有庶孙承重之文诏下礼官立法自今承重者适子死无诸子即适孙承重无适孙适孙同母弟承重无母弟庶孙长者承重曾孙以下准此其传袭封爵自依礼令

  △祖与父先后丧亡服议【明】

  明王廷相丧服说祖父之丧将练而父亡何如曰持重于祖兼主于父礼也练祥禫祭服其除服卒事反父服父丧未终而祖没何如曰适孙为父后者承重礼也父虽练也犹服其承服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承服

  △生不及祖父母不税服议【梁 北魏 宋】

  南北朝

  宋

  南北朝

  梁袁昻父顗败没时昻年五岁乳媪携抱匿于庐山会赦得出犹徙晋安至元徽中听还时年十五葬父讫更制服庐于墓次

  魏杨引三岁丧父为叔所养母年九十三卒引年七十五哀毁过礼三年服毕恨不识父追服斩衰食粥粗服誓终身命 【以上杜典不载今续纂】

  宋

  宋胡旦为祠部郎中服母丧既除乃言父卒时尝诏夺哀从事请追行服三年

  △小功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