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郎 度支郎中 员外郎 金部郎中 员外郎 仓部郎中 员外郎 主事附

  礼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祠部郎中 员外郎 膳部郎中 员外郎 主客郎中 员外郎 主事附

  兵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职方郎中 员外郎 驾部郎中 员外郎 库部郎中 员外郎 主事附

  刑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都官郎中 员外郎 比部郎中 员外郎 司门郎中 员外郎 主事附

  工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屯田郎中 员外郎 虞部郎中 员外郎 水部郎中 员外郎 主事附

  △吏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司封郎中 员外郎 司勋郎中 员外郎 考功郎中 员外郎 主事附】

  唐

  宋

  辽

  金

  元

  明

  唐

  唐肃宗至德二载仍改文部曰吏部尚书一人 侍郎二人为尚书之贰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其留放为之注拟其属有四曰吏部曰司封曰司勋曰考功各有郎中员外郎掌其事 【自肃代兵兴官员冗滥铨法日淆德宗建中时太常寺协律郎沈既济建言近世爵禄失之者久请五品以上及群司长官宰臣进叙吏部得参议焉六品以下或僚佐之属听州府辟用则铨择之法委于四方结奏之成归于吏部使接名伪命之徒菲才薄行之人下诏之曰随声而废通大数十去八九矣帝善其言而不能用是时吏部数岁一集选人文簿纷杂吏得因缘为奸士至蹉跌或十年不得官而阙员亦累岁不补陆贽为相乃惩其弊命吏部内外员三分之计阙集人岁以为常】  郎中二人掌文官阶品朝给禄赐给告身假使一人掌选补流外官 员外郎二人一人判南曹皆为尚书侍郎之贰 司封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 司勋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掌官吏勋级 考功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形状若死而传于史官谥于太常则以其行状质其当否其欲铭于碑者则会百官议其宜述者以闻报其家

  宋

  宋制吏部尚书一人掌文武官吏选试拟注资任迁叙荫补考课之政封爵策勋赏罚殿最之法 【尚书共掌二选曰尚书左选曰尚书右选文臣京朝官以上及职任非中书省除授者左选掌之武臣升朝官以上及职任非枢密院除授者右选掌之太宗至道二年置判部事二人以带职或无职京朝官充哲宗元佑初置权尚书序在试尚书之下时吏部资望重于他部说在历代尚书篇孝宗干道九年叶颙权吏部尚书召对便殿赐坐赐茶帝因言吏部条例朕置一通在禁中卿当以何者为先对曰以公忠为先又苏颂前后掌天官四选每选人改官关升磨勘吏故为稽滞颂敕吏云某官缘官事当会某处合用某例时称其明允】  侍郎一人为尚书之贰 【侍郎共掌二选曰侍郎左选曰侍郎右选自初任至幕职州县官左选掌之自副制以上至从义郎右选掌之元佑初置权侍郎如未历给事中中书舍人及待制以上者带权字禄赐比谏议大夫】  郎中四人 员外郎四人分尚左尚右侍左侍右参掌选事而公治之旧主判二人以朝官充元丰官制行置郎中员外郎凡郎官并用知府资序以上人充未及郎中员外郎 【高宗建炎四年诏权摄添差郎官吏部郎官掌选事其职不轻授初神宗熙宁中刘述为待御史十一年不奏课帝知其久次授吏部郎中胡铨亦以奏对称旨迁尚书左郎】  司封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凡三师三公以下至升朝官褒赠祖考母妻亲王郡王内外命妇以下保任宗属封爵诸亲皆因其位叙而为之等凡宗室当赐名训具钞拟官凡庶姓孔氏柴氏折氏后应承袭者辨其嫡庶旧制司封判事一人初以无职事朝官充凡封爵之制一出于中书本司但掌定谥先期戒本部赴集而已元丰官制行始置郎中员外郎实行本司事 司勋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掌勋赏之事孝宗隆兴元年省并以司封郎中兼领淳熙元年复以司农寺丞范仲苞兼司勋未几改除复省 考功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掌文武官选叙磨勘资任考课之政令凡命官随所隶迁以其职事具法于历给之于其属州若司岁书其功过应升迁授者验历按法而叙进之有负殿则正其罪罚以七事考监司以四善三最考守令凡应谥者覆大常所定行状报尚书省集议以闻 【哲宗绍圣四年河东提刑司徐君平奏乞凡将集议前三日持考功状遍示当议之官使先紬绎而后集于都堂以询之庶几有所见者得以自申以称朝廷博谋尽下之意诏从之】 旧制判司事一人以带职朝官或无职事朝官充元丰官制行置郎中员外郎实行本司事

  辽

  辽北面官有南枢密院掌文铨视吏部而部族丁赋之政亦与焉南面官吏部有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

  金

  金吏部尚书一人掌文武选授勋封考课出给制诰之政以才行劳效比仕者之能否以行止文册贴黄簿制各阙之机要正七品以上以名上省听制授从七品以下每至季月则循资格而拟注自八品以下则奏以下则否 侍郎一人为尚书之贰 郎中二人一人掌文武选流外迁用官吏差使行止名簿封爵制诰一人掌勋级酬赏承袭用荫循迁致仕考课议谥之事 员外郎分判曹务及参议事所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