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戎军有朝那湫,即秦、汉湫渊祠也。是岁四月,赐庙名灵泽。
灵显王庙在郑州城东仆射陂侧。是陂本後魏赐仆射李冲,唐末建庙,因陂为名,俗传李靖神也。後唐天成二年,册赠靖为太保,晋加号灵显王。建隆元年正月,太祖临幸,因遣内侍葺祠宇,每岁春秋二祀。景德元年,遣使增修。二年,又修後殿。四年,车驾朝陵,命入内都知石知致祭。祀汾阴回,亲幸,登东北亭观陂。
显灵庙在安陵东北,旧有蛇王祠,景德四年赐名。大中祥符四年,朝陵,遣官以中祠例致祭。
昭圣、灵惠二庙并在河南永安县界。先是,陵域附山而高,帝苦乏水,景德中,朝陵,车驾至则泉源瀵涌,济用无阙,诏封泉神为昭应公,庙曰昭圣。大中祥符四年,再朝陵,遣官致祭以中祠礼。时祀汾阴,经度制置使陈尧叟议导徘徊泉,缘山麓入邑中。明年,三陵副使江守训立庙泉侧,赐名灵惠。
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东封先营顿置,泉忽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泠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像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观,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
炳灵公庙在泰山下。後唐长兴三年,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封禅毕,亲幸加封,令兖州增葺祠宇。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自言尝梦睹神,又於庙北ヂ建亭,名曰灵感。
三水府神者,伪唐保大中,封马当上水府为广宁江王,采石中水府为济远定江王,金山下水府为灵肃镇江王。大中祥符二年八月,诏改封上水府为福善安江王,中水府为顺圣平江王,下水府为昭信泰江王,令九江、太平、润州遣官祭告。
杭州吴山庙,即涛神也。大中祥符五年夏,江涛毁岸,遣内侍白崇庆致祭,涛势骤息。五月,诏封神为英烈王,令本州每春秋二仲,就庙建道场三昼夜,及以素馔祠神。
明应公庙在润州焦山。大中祥符七年,上以京江多覆溺之患,是山在江中,近海门,祷祈有应,诏封山神以公爵,仍制文告之,刻石庙中。
广惠王庙,宣州昭亭山神也。唐景福中,封昭威侯。伪唐保大中,加为王。景德元年正月,知州裴庄表言灵应,请加朝命诏封焉。
广济王庙,秦蜀守李冰祠也。伪蜀封大安王,又封应圣灵感王。开宝五年,诏修庙。七年,改号广济王,岁一祀。
英显王庙在剑州,即梓潼神张亚子,仕晋战没,人为立庙。唐元宗西狩,追命左丞。僖宗入蜀,封济顺王。咸平中,王均为乱,官军进讨,忽有人登梯冲指贼大呼曰:“梓潼神遣我来。九月二十日城陷,尔辈悉当夷灭。”贼射之,倏不见。及期果克城。招安使雷有终以闻,诏改王号,修饰祠宇,仍令少府造衣冠、法物、祭器。
灵济公庙在梓州射洪县白崖山下。唐中书舍人陆弼贬涪州刺史,卒葬山侧,土人立庙,水旱祷之必应。伪蜀封洪济王。大中祥符六年,诏封公号。
共阝亭庙在南康军共阝亭湖上,能使行舟分风上下。先是,江中有蛟为害,东晋旌阳令许逊斩之,小蛟逸去,後颇为害,行舟多覆溺者。大中祥符三年,内侍赵履信奉使过沧湖,有龙长十馀丈自空而下,须臾暴雨,因焚香祝之。异日,龙自湖中复乘而上。又有木筏过湖,忽有巨蟒登筏,筏遂沈,俗言即庙神也。遂诏官吏祭蛟,又改蛇山为吴山,立庙山侧,下即其穴。六年十月,上作《戒蛟文》,遣中使赍往刻石,仍致祭。自是颇有灵应。
祠山庙在广德军。土人言其灵应,远近多以耕牛为献。伪唐以来,听乡民租赁,每一牛岁输绢一疋,供本庙之费。其後以绢悉入官。景德二年,知军崔宪请量给绢完葺祠宇,上曰:“此载在祀典,当官为崇饰。”因诏本军葺之。
神宗元丰三年,诏加号江州庐山太平兴国观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为储福定命真君。
六年,太常寺言:“博士王古请:自今诸神祠加封,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庙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先有爵位者从其本号,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号者初二字,再加四字。神仙封号,初真人,次真君。如此,则锡命驭神,恩礼有序。”从之。
哲宗元三年,广南经略司言:“侬寇之乱,康州赵师旦、封州曹觐、邕州苏缄战死,请为立祀,载祀典。”从之。
绍圣二年,礼部侍郎黄裳请诏天下州军,籍所祠庙,略叙本末如《图经》,命曰“某州祀典”。从之。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封皮场土地庙神为灵贶侯。其後累封明灵昭惠王。
崇宁元年,方士魏汉津请备百物之象,铸九鼎。四年三月,九鼎成,诏於中泰一宫之南为殿以奉安,各周以垣,上施睥睨,墁以方色之土,外筑垣环之,名曰九成宫。中央曰帝鼐,其色黄,祭以土王日,为大祠,币用黄,乐用宫架。北方曰宝鼎,其色白,祭以冬至,币用皂;东北曰牡鼎,其色白,祭以立春,币用皂;东方曰苍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