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酒於馔右,兴,少退,南向立。祝持版进於稷神座西,东向跪,读祝文曰:“若干人等敢昭告於稷神:惟神主兹百,粒此群黎,今仲春吉戊(秋云“仲秋”),谨率常礼,恭以特牲、清酌、粢盛、庶品,荐於稷神。尚飨。”祝兴。社正以下及社人俱再拜。赞礼者引社正立於社神座前,南向,祝以爵酌社稷神福酒,合置一爵,进社正之右。社正再拜受酒讫,跪,祭酒,遂饮卒爵。祝受爵,还樽所,社正兴,再拜。赞礼者引社正还本位。立定,赞礼者赞“再拜”,社正及社人俱再拜讫,祝以血置於坎,坎东西各一人土。半坎,赞礼者少前,白“礼毕”,遂引社正等出。祝与执樽者复位,再拜讫,出。其馀馔,社人等俱於此,如常会之仪。其祝版燔於祭所。
宋制,祀太社、太稷为大祀,每岁春秋二仲月及腊日奉之。其常祀,州县惟春秋二祭。
真宗景德四年,户部员外郎、判太常礼院言:“天下祭社稷、释奠,长吏多不亲行事,及阙三献之礼,甚非为民祈福、尊师设教之意。望令礼官申明旧典。”诏付有司。
神宗元丰三年,详定郊庙礼文所言:“太社太稷祝版、牲币、馔物,请并瘗於坎,更不设燔燎。”
又言:“《周礼 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社为阴祀,血者阴幽之物。阴祀而用幽阴之物,所谓本乎地者亲下,各从其类也。今祭社稷仪注,不用血祭,皆违经礼。请祭社稷以埋血为始。郊天先祭血,次荐腥,次荐焰,次荐熟;社稷、五祀先荐焰,次荐熟;至於群小祀,荐熟而已。近世,社稷、五祀不荐焰,皆未应礼。请社稷、五祀先荐焰,次荐熟。古者祭社,君南向於北墉下,所以答阴也。今社内不设北墉,而有司摄事,乃设东向之位,於礼非是。请太社内设北墉,以备亲祠南向答阴之位;其有司摄事,则立北墉下少西。《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今自太社、太稷下至郡县社稷,皆用少牢而祭,殊不应礼。夫为一郡邑报功者,当用少牢;为天下报功者,当用太牢。所有春秋祈报太社、太稷,请於羊豕之外,加以角握二。”并从之。
七年,诏诸州社稷於坛侧建斋厅三楹,以备望祭。
徽宗政和三年,议礼局上《五礼新仪》:太社坛广五丈,高五尺,四出陛,五色土为之;太稷坛在西,如社坛之制。社以石为主,其形如钟,长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下半。州县社坛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稷坛如社坛之制。四门同一,二十五步。坛饰各随方色,帱以黄土。
五年,知歙州歙县卢知原言:“社稷之祭,郡邑以长吏及以次官充三献官,著於甲令,比来州郡多委曹掾摄事。请申严有司,应奉祀官非实有疾故,不得辄委他官行礼。”从之。
高宗绍兴元年,礼官请岁以春秋二仲及腊前祭太社太稷,设位於天庆观,以酒脯一献。明年,望祭於临安天宁观。
八年,改祀於惠照斋宫。以言者谓用血祭,始用羊豕皆四,笾豆皆十有二,备三献,如祀天地之仪。徙斋宫之棂星门於南,除其地以设牲器。
十四年,诏筑坛於观桥之东。坛成,立石主,置太社令一员。
孝宗淳熙四年,命临安守臣更立望祭殿及庖室、斋庐,其仪皆如祭神州。唯设太社、太稷位於坛之南方、北向,后土句龙氏、后稷氏位於其西,东向。
△祀社稷仪注
△陈设
前祀二日,本司修除坛之内外。设祀官次於坛西门之外道北,南向。祀日,掌事者设神位版於坛上,席以莞。执樽、者设祭器,掌馔者实之。正、配每位笾八,在神位前左,重三行;豆八,在神位前右,重三行;俎二,在笾豆外,分左右;一,在笾豆之间;簋各一,在二俎之间。设樽二於坛上西北隅,配位之樽在西,俱南向西上,樽置於坫,加以勺、幂。设洗二,各於子陛之西,南向(社稷各一)。在洗西,加勺、幂;篚在洗东,北肆,置巾、爵。设三献位於坛西北,祝位二,又於其西,俱道北,南向东上。又设祝位於稷坛上,东向南上。设初献饮福位於稷坛上神座之东北,南向。设望瘗位於瘗坎之南,北向东上,开瘗坎,各於坛之北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置香炉合并烛於神座之前。币置篚,陈於左;祝版置坫,陈於右。
△行礼
祀日,质明,诸祀官各服其服。赞礼者引三献官以下入,就位立,赞礼者少前,初献之左,赞“请行事”。执事者瘗血,赞唱者曰“拜”,献官以下皆再拜讫,祝诣社坛升自酉陛,就位,东向立。俟初献将诣、洗,祝诣社坛,跪取币於篚,兴,立於社神座左。赞礼者引初献诣社坛、洗北,南向,执者酌水,初献笏,盥手。执篚者取巾於篚,授初献手讫,即受巾,奠於篚。初献执笏,升自子陛,诣社神座前,南向,笏,跪,三上香。祝以币东向跪,授初献讫,兴,诣配位前南向立。初献受币,奠於社神座前,执笏,俯伏,兴,再拜讫,引初献诣后土神座前,西向,如上仪讫。祝次诣稷神座前,东向立。初献降坛,诣稷坛洗,升献并如社坛之仪讫,降还位。祝复位,立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