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请“外办”。上水三刻,皇太子服通天冠、绛纱袍,结佩以出,侍御如常。皇太子即座西向坐,侍臣夹侍如常。一刻顷,左庶子前跪奏称:“左庶子臣某言,请降就斋室。”俯伏,兴,还侍位。皇太子降座,入室。文武侍臣各还本司,直卫者如常,典谒引陪位者以次出。凡应享之官,散斋三日,致斋二日(散斋皆於正寝。致斋二日於本司,一日於享所。其无本司者皆於享所)。近侍之官应从升者,及从享群官、监官、学官、诸学生等,各於本司及学馆,俱清斋一宿,并如别仪(国学及齐太公庙将享,宫司先申享日,本司散下其礼,所司随职供办。凡应享之官,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如别仪,无皇太子散斋以下仪)。
△陈设
前享三日,典设郎设皇太子便次於庙东,西向;又设便次於学堂之後,随地之宜。守宫设文武侍臣次各於便次之後,文左武右。设诸次享官於斋坊之内,从享之官於庙东门之外,随地之宜(国学设献官以下次於斋坊。太公仪同国学)。前享二日,太乐令设轩悬之乐於庙庭:东方、西方磬ね起北,钟ね次之;北方磬ね起西,钟ね次之。设三钅专钟於编悬之,各依辰位。树路鼓於北悬之道之左右,植建鼓於三隅,置、於悬内,在左,在右。设歌钟、歌磬於庙堂之上前楹,北向,磬ね在西,钟ね在东。其匏竹者立於堂下阶,重行北向,相对为首(此悬皆展而悬之)。诸工人各位於悬後。右校扫除内外,又为瘗坎於院内堂之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自设轩悬以下,国学、太公仪并同)。前享一日,奉礼设皇太子位於东陛东南,西向(国学三献设位於东门之内道北,执事则道南,西向北上。太公仪同国学)。又设望瘗位於庙堂东北,当埋坎西向(望瘗与国学同,太公仪并同)。设亚献、终献位於皇太子东西,执事者各位於後,俱重行,西向北上(国学无亚献以下仪,太公并同)。设御史位於庙堂之下西南,东向,令史陪其後。设奉礼位於乐悬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面。又设奉礼、赞者位於埋坎东北,南面东上。设协律郎位於庙堂上前楹之近西,东向。设太乐令位於北悬之,北向(自御史位以下,与国学同。太公仪同国学)。设从享官七品以上位(国学则馆官位,太公仪设庙官位)於乐悬之东,当执事西,南向;监官、学官位於乐悬之西,当宫官东向(国学则设学官位於悬西,当馆官东向。太公庙设庙官位同)。设学生位於宫官、监官、学官之後,俱重行北上(国学学生位於学官、馆官後,有观者於南门内道左、右,相对为首。太公无学生)。设门外位:为亚献、终献位於东门之外道南,执事位於後,每等异位,俱北向西上(国学设三献门外位如常仪,太公仪与国学同)。监官、学官位於献官东南(国学则馆官、学官位,太公仪庙官位),从享宫官位於学官之东,俱重行北面,以西为上。设酒樽之位於庙堂之上:先圣牺樽二、象樽二、山二,在前楹北向;先师牺樽二、象樽二、山二,在先圣酒樽之东,俱西上(樽皆加勺、幂,有坫以置爵,其先师之爵同置於一坫。太公及留侯同上)。设洗於东阶东南,亚献之洗又於东南,俱北向;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篚实以巾、爵)。执樽、、篚、幂者各位於樽、、篚、幂之後。设币篚二,各於樽、坫之所。典设郎设皇太子座於学堂之上东壁下,西向。监司设讲榻於北壁下,南向;又设执读者座於前楹,当讲榻北向。守宫设太傅、少傅座於皇太子西北,南面东上(若有令、詹事以下座,则设座於皇太子西南,北向东上)。侍讲者座於执读西北(执如意者一人立於侍讲之西)。三馆学官非侍讲者座於侍讲者之西,皆北面东上。若有上台三品以上观讲者,设座於侍讲之北,南面东上。设论议座於讲榻之前近南,北面。设脱履席於西阶之南,东向。掌仪设版位:宫官七位以上东阶东南,西向北上。执经、侍讲等於西阶西南。监官及学官非侍讲者於侍讲者之後;若有上台三品以上观讲者,位於执经之北,少退,重行,皆东面北上。学生分位於宫官、学官之後,皆重行北上。又设掌仪位於宫官西北,赞者二人在南,俱西向(国学无设皇太子座下至此仪)。晡後,郊社令率斋郎以樽坫洗篚幂入设於位(升东者自东阶)。谒者引祭酒、司业设厨视濯溉(凡导引者每一曲一逡巡。太公仪引三献视濯溉)。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司业以下每事讫,各还斋所)。享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率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置於馔所,遂烹牲(其牲用太牢二,正座及先师首俎皆升右胖十一体,左丘明以下折分馀体升之。国学、太公并同)。未明五刻,郊社令帅其属及庙司各服其服,升设先圣神座於座上西楹,东向(国学设神座於庙室内西楹,东向。太子仪拂神幄)。设先师神座於先圣神座东北,南向西上(若前堂不容,则又於室外之东至陈而北,东向南上)。席皆以莞。设神位各於座首(太公仪无先圣神座以下至此)。
△出宫(国学无此仪。太公同)
前出宫二日,本司宣摄内外,各供其职。守宫设从享宫官次於东宫朝堂如常。其日未明,所司依卤簿陈设於重明之门外。奏礼设从享宫官位於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