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有西充山)相如(後周县。有司马相如故宅)流溪(唐县。有柏郎溪。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南充)。
普州 秦时巴郡之西境及夜郎国之地。汉犍为、巴郡之境(巴郡,秦置。犍为,汉开)。李雄之乱,为羌夷所据。梁置普慈郡。後周置普州。隋炀帝初州废,以地入资阳郡。唐复置普州,或为安岳郡(郡城因山为趾,四面险固)。属剑南道。领县六(安岳、安居、普康、乐至、崇龛、普慈)。宋属潼川路。贡葛、天门冬。领县四,治安岳。安岳(後周县。有灵居山、岳阳溪)安居(隋县。有安居水)普康(唐县。熙宁五年废入安岳)乐至(唐县。有龙游潭)。
开州 秦、二汉属巴郡。晋、宋以来,并属巴东郡。後周为同安郡。隋废之,以属巴东郡。唐置开州,或为盛山郡。属山南道。领县三(宋同)。宋属夔州路。贡白、车前子。领县五,治开江。开江(唐盛山县。有盛山、叠江)万岁(唐县。有石门山、三朝溪。後改为清水县)新浦(後周县。有叠江。庆历四年,废入开江)。
夔州 春秋时为夔国,後属楚。秦、二汉属巴郡。三国时为蜀重镇(先主自为吴将陆逊败於夷陵,退屯白帝,改为永安。其後吴将全琮来袭,不克)。晋、宋、齐并属巴东郡,齐兼置巴州。梁置信州。隋亦为巴东郡。唐武德三年,避皇外祖讳(独孤信也),改信州为夔州。其後或为安郡(郡城临江)。属山南道。领县四(奉节、安、巫山、大昌)。後唐宁江军节度。宋改安军,属夔州路。端拱二年,以大昌属大宁监。贡蜜、蜡。领县二,治奉节。奉节(唐县。有白帝城、诸葛亮八阵图、三峡山、东山、滟堆)巫山(隋县。有巫山、高邵山、大江)。
嘉州 故夜郎国,汉武开之,置犍为郡。後汉、晋、宋、齐皆因之。西魏置眉州。後周改为青州,寻又改为嘉州,并置平羌郡。炀帝置眉山郡。唐为嘉州,或为犍为郡。属剑南道。领县八(龙游、犍为、玉津、罗目、夹江、峨眉、平羌、绥山)。宋乾道四年,废绥山,後又废罗目、玉津。淳化四年,以眉州洪雅来属。属成都路。贡麸金。领县六,治龙游。龙游(汉曰青衣,隋县。有汶江、氵示江、堂溪)夹江(隋县。有洪雅江)犍为(隋县。有沈犀山、道江)平羌(後周县。有青衣津、青神山。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龙游)峨眉(隋县。有峨眉山、黑水、大度河)洪雅(隋县。有金山)。
简州 汉属犍为、广汉二郡地,後汉及晋皆因之。宋、齐为蜀、广汉二郡地。西魏於此置资州。後周明帝移资州於资阳县。隋置简州(州境有赖简池,故名),炀帝初州废,并其地入蜀郡。唐复置简州,或为阳安郡。属剑南道。领县三(阳安、金水、平泉)。宋乾德五年,以金水置怀安军。属成都路。贡绵纟由、麸金。领县二,治阳安。阳安(西魏县。有中江、赤水)平泉(隋县。有平泉山、洚水)。
陵州 二汉属犍为、蜀二郡地,晋因之。宋、齐属犍为、宁蜀二郡地。梁置怀仁郡。西魏置陵州(因陵井为名)。隋置崇山郡。唐为陵州,或为仁寿郡。属剑南道。领县五(仁寿、贵平、井研、始建、籍)。宋为团练。咸平四年,废始建。熙宁五年,废陵州为仙井监,以贵平、籍二县为镇,入成都之广都县,馀二县隶仙井。属成都府路。贡苦药子、续随子。领县四,治仁寿。仁寿(隋县。有棱井、飞泉山、仁寿山)贵平(後周县。有贵平山、禄山)井研(隋县。有铁山、研井)籍(唐县。有梓山、道江、汉阳水)。
眉州 汉属犍为郡地,後汉及晋皆因之,宋、齐亦然。梁置齐通郡及青州。西魏改青州为眉州(因峨眉山为名)。隋炀帝以其地入眉山郡。唐复置眉州,或为通义郡。属剑南道。领县五(通义、彭山、青神、丹棱、洪雅)。宋淳化四年,以洪雅属嘉州。升为防御。属成都路。贡麸金、巴豆。领县四,治眉山。眉山(唐通义县,宋改。有道江、难水)彭山(唐县。有龙州、鱼凫津)丹棱(隋县。有龙鹤山)青神(西魏县。有多棱川、鱼蛇水、故青神城)。
荣州 汉属犍为郡,後汉、晋、宋皆因之。齐置南安郡。隋属资阳郡。唐置荣州(因荣德山为名),或为和义郡。属剑南道。领县六:(旭川、威远、公井、应灵、咨官、和义)。宋乾德五年,废和义。属潼川路。贡班布。领县五,治旭川。旭川(唐县。有池)威远(隋县。有铁山)应灵(唐县。有大牢溪)咨官(晋县。有拥斯水)公井(唐县。熙宁四年,废为镇入荣德)。
资州 汉属犍为郡,後汉、晋、宋、齐并同。西魏置资州(州城在今州西北阳安县界)。後周置资中郡。隋炀帝初,置资阳郡。唐为资州,或为资阳郡。属剑南道。领县八(盘石、资阳、内江、银山、丹山、龙水、月山、清溪)。宋乾德五年,废月山、丹山、银山、清溪四县。属潼川路。贡麸金。领县四,治盘石。盘石(後周县。有月山、丹神山、子规山)资阳(後周县。有资水、苌大夫祠)内江(隋县。有资江)龙水(隋县。有龙溪)。
叙州 故侯国。汉属犍为郡,後汉、晋、宋皆因之。梁置六同郡及戎州。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