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三县(凌 泗阳 干)
▲晋时为郡国四县三十五
彭城国七县(彭城 留 广戚 傅阳 武原 吕 梧)
鲁郡七县(鲁 汶阳 卞 邹 蕃 薛 公邱)
东海郡十二县(郯 祝其 朐 襄贲 利成 赣榆 厚邱 兰陵 承 昌虑合乡 戚)
琅琊郡九县(开阳 临沂 阳都 缯 即邱 华 费 东安 蒙阴)
▲隋时为郡四县三十三
彭城郡十一县(彭城 蕲 阳 沛 留 丰 萧 滕 兰陵 符离 方与)
鲁郡十县(瑕邱 任城 邹 曲阜 泗水 平陆 龚邱 梁父 博城 嬴)
下邳郡七县(宿豫 夏邱 徐城 淮阳 下邳 良城 郯)
东海郡五县(朐山 东海 涟水 沭阳 怀仁)
▲唐时为州六县三十七
徐州七县 泗州六县 晁州十一县 海州四县 宿州四县 沂州五县
▲宋时为州八县二十七
徐州五县 淮阳军二县 泗州三县 晁州七县 海州四县 沂州五县 涟水军一县 宿州五县
徐州 古大彭之国。春秋、战国为宋地(《春秋经》曰:“围宋彭城。”即宋本邑)。後属楚,谓之西楚,项羽建都於此。秦属泗水郡。汉为楚国、沛郡地。後汉及晋,并为彭城国。晋立徐州,以为重镇(领郡、国七,治於此地)。宋因之(领郡十二,治同),又为彭城、沛二郡地(文帝元嘉中,王玄谟上表曰:“彭城南届大淮,左右清、汴,表里京甸,捍接边境,城隍峻整,襟卫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阳以北,泾涂三千,达於济、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全安,实由此镇。”後魏大将尉元上表曰:“彭城,宋之要蕃,南师来侵,莫不因之以陵诸夏。”“郡城由来非攻所能拔”,言其险固也)。後魏得之,置徐州,兼立东南道行台。後周立总管府(大将王轨破陈军於吕梁,擒吴明彻,悉降其众也)。隋改彭城郡。唐为徐州,或为彭城郡,武宁军节度。属河南道。领县七(彭城、沛、蕲、萧、丰、滕、符离)。宋属京东路。太平兴国七年,以下邳、宿迁二县建淮阳军。元丰初,改属京东西路。按《尔雅》“济东曰徐州”者,商无青,并青於徐也;《周礼》“正东曰青州”者,周无徐,并徐於青也。今以周九州考之,青州得沂山及沂、泗、淮三水,兖州得大野,无复古徐州矣。今州即古彭城地也,三面阻水,独其南可通军马。绍兴後,没於金。金隶山东西路。贡双丝绫、纟由、绢。领县五,治彭城。彭城(古大彭国。有猴水、泗水、沛泽。又有项羽及宋武戏马台)沛(汉县。有沛宫,高祖置酒之所。有泗水、泡水、氵郭水)萧(古萧叔国。汉县。有货井)滕(古滕及小邾二国地。有桃山、抱犊山、氵郭水)丰(汉县。有始皇厌气台)。
淮阳军 本徐州下邳县。後汉为下邳国。梁为武州。唐置邳州,後属泗州,又属徐州。宋太平兴国,建为军,并以泗州宿迁来属。属京东东路。其地三面阻水。建炎三年,没於金。金改为邳州,隶山东西路。贡绢。领县二,治下邳。下邳(夏时为邳国。汉楚王信所都。有峄阳山、磬石山、文山、沂水、泗水、沭水、睢水)宿迁(春秋时,锺吾子国。东晋置宿预县,唐县。有泗水、水)。
泗州 古徐州地。春秋为鲁国地。战国鲁、宋、吴三国之境。秦属泗水郡。汉属临淮、东海、沛三郡地。後汉以其地合於下邳国,兼置徐州(领郡国五,治於此)。宋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後魏亦为下邳郡,兼置南徐州。东魏改为东楚州。後周改为泗州。隋改为下邳郡。唐为泗州,或为临淮郡。属河南道。领县六(临淮、宿迁、下邳、涟水、虹、徐城)。唐末为杨行密所有,周世宗伐南唐而取之。宋建隆二年,废徐城县。乾德元年,以楚川之盱眙、濠州之招义二县来属。太平兴国三年,以涟水县属涟水郡。七年,以下邳、宿迁二县隶淮阳军。属河东路。绍兴以来,屡为金所据,攻夺不休。十二年,和议成,割以遗金。金隶河南路。二十一年,忠义人夏俊收复。隆兴再和,复割以遗金。而盱眙、招信二县,并扬州之天长置盱眙军。绍定,又改招信军。贡绢。领县三,治临淮。临淮(唐县。景德三年,移治徐城驿。有淮水、磬石山)盱眙(汉县。有义帝祠、都梁山、盱眙山、龟山、淮水)招信(唐招义县,太平兴国初改,建炎四年,以属濠州)。
兖州(治瑕邱县。始禹导氵允水而为济,截河南渡,东流与荷泽、汶水会,又东北入於海。兖州在济、河之,因济水发源为名,今郡理乃北境也。至周置兖州,始兼得今郡之地。而济水自王莽末入河,同流於海,则河南之地无济水矣。自後所立,皆袭旧名,兼有济南、济北、济阳、济阴郡国,盖建置之际,未之审详也),古少之墟也。《禹贡》徐、兖二州之域(任城、龚邱县,即兖州界,馀并徐州域)。春秋及战国并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