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春,京师旱。江南频年旱歉,多疾疫。 四年,京畿正月至四月不雨。 景德元年,京师夏旱,人多死。 三年夏,京师旱。大中祥符二年春夏,京师旱。河南府及陕西路、潭邢州旱。 三年夏,京师、江南路及宿、润州旱。 八年春,京师旱。 九年秋,京师旱。又大名府、澶相州旱。 天禧元年,京师春旱;秋,又旱。夏,陕西旱。 四年春,利州路旱。夏,京师旱。五年冬,京师旱。 天圣二年春,不雨。 八年辛未,开封府言,阳武等一十三县大旱伤苗。 六年四月,不雨。 明道元年,畿县久旱伤苗。 明道二年,南方大旱,种饷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官作粥糜以饲之,得食辄死。 宝元元年,益州路自夏至秋不雨,两蜀大旱。 庆历三年,京师自春至夏不雨。 四年春,京师及诸路久不雨。 七年正月,京师不雨。 皇三年,恩、冀诸州旱。 嘉五年,梓州路夏秋不雨。 七年春,旱。 治平元年春,京师逾时不雨。郑滑蔡汝颍亳曹濮磁晋耀登等州、河中府、庆成军旱。二年春,不雨。熙宁二年三月,旱甚。 三年,畿内及诸路旱。八月,卫州旱。五年五月,北京自春至夏不雨。 七年,自春至夏,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淮南诸路久旱。九月,诸路复旱。时新复洮河亦旱,羌户多殍死。 八年四月,真定府旱。八月,淮南、两浙、江南、荆湖等路旱。 九年八月,河北、京东西、河东、陕西旱。十年春,诸路旱。 元丰二年春,河北、陕西、京东西诸路旱。三年春,西北诸路旱。 五年春,旱。 六年夏,畿内旱。 八年,旱。 元二年春,旱。 三年秋,诸路旱,京西、陕西尤甚。 四年春,京师及东北旱。五年,旱。 八年秋,旱。 绍圣元年春,旱。三年,江东大旱,溪河涸竭。四年夏,两浙旱。 元符元年,东南旱。 二年春,京畿旱。 建中靖国元年,衢、信州旱。大观三年,淮南、江东西诸路大旱,六月不雨,至於十月。政和元年,淮南旱。三年,江东旱,疫。 宣和元年,淮南秋旱。 四年,东平府旱。 五年夏,秦凤路旱。是岁,燕山府路旱。 建炎二年夏,旱。 绍兴二年,常州大旱。 三年四月,旱。至於七月。 五年五月,浙东、西旱五十馀日。六月,江东、湖南旱。秋,四川郡县旱甚。 六年,夔、潼、成都郡县及湖南衡州皆旱。七年春,旱七十馀日。六月,又旱。 八年冬,不雨。 九年六月,旱六十馀日。十一年七月,旱。 十二年三月,旱六十馀日。秋,京西、淮东旱。十八年,浙东、西旱。 二十九年二月,旱七十馀日。秋,江、浙郡国旱。 三十年春,阶、成、凤、西和州旱。秋,江、浙郡邑旱,浙东尤甚。 隆兴元年,江、浙郡县旱,京西大旱。 三年,台州春旱。兴化军、漳福州大旱,首种不入,自春至於八月。乾道三年春,四川郡县旱,至於秋七月,绵剑汉州、石泉军尤甚。 四年六月,旱。襄阳、隆兴、建宁俱旱。 五年夏秋,淮东旱,盱眙、淮阴为甚。 六年夏,浙东福建路旱,温、台、福、漳、建为甚。 七年春,江东西、湖南北、淮南、浙婺秀州皆旱,至於夏秋,江洪筠潭饶、南康兴国临江尤甚,首种不入。冬,不雨。 九年,浙东婺处温台州、江西吉赣临江南安、湖北江陵府皆久旱,无麦苗。 晁熙元年,浙东、湖南郡县旱,台、处、郴、桂为甚。蜀关外四州旱。 二年秋,江、浙、淮皆旱,绍兴镇江宁国建康、常和滁真扬、盱眙广德为甚。 三年夏,浙西、常昭复随郢金洋州、江陵德安兴元、荆门汉阳皆旱。 四年春,襄阳旱,首种不入。 五年,浙西镇江常州、蜀绵州及淮南、江东西旱。 六年,衡永楚、高邮旱。 七年,湖南旱,诸道自四月不雨,行都自七月不雨,皆至九月。越台婺常润秀、隆兴、兴国临江、江筠抚吉饶信徽池、建康、南康、舒蕲黄和、无为、潭衡永、江陵皆大旱。 八年正月甲戌,积旱始雨。七月,不雨,至於十一月。越婺衢严湖常、临安镇江江阴、建康、饶信徽、南康广德兴国、江陵德安、鄂复、汉阳信阳荆门昌、长宁、京西、淮郡皆旱,徽、楚、严、越尤甚。 九年五月,不雨,至於七月。润婺处温洪吉抚筠袁、临江建昌。江陵德安、潭鄂复、汉阳荆门信阳、恭合昌普资渠利阆忠涪万、梁山南平广安、襄阳皆旱。 十年六月,旱,至於七月。江淮、建康、和、兴国、恭涪泸合金、南平旱。 十一年四月,不雨,至於八月。吉、赣、建昌、福泉汀漳潮梅循邕宾象、兴元、金洋西和皆旱,吉、兴元尤甚。冬,不雨,至明年二月。 十四年五月,旱。临安镇江、严常湖秀、绍兴、衢婺处明台饶信、隆兴、江吉抚筠袁、临江兴国建昌皆旱。十五年,舒州旱。 绍熙元年,重庆、蕲州、池州旱。 二年五月,真扬通泰楚滁和、高邮盱眙及蜀普隆涪渝遂、富顺监皆旱,简、资、荣州大旱。 三年夏,郢扬和三州大旱。秋,简资普荣叙隆、富顺监复大旱。 四年,绵州大旱,亡麦。简资普渠合州、广安军旱。江、浙自六月不雨,至於八月,婺台信、镇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