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河死。
右,东汉列侯姓名之见於史传可考者。按《范史 世祖本纪》所载,建武十三年,功臣增邑更封者已该三百六十五人,外戚恩泽封者已该四十五人。今考之,自世祖至献帝十三传,凡二百年,以功勋位望封侯者才一百二十九人,外戚四十一人,宦者六十五人,然则姓名之湮没无传者多矣。
◎王侯号
灵寿王(彭城靖王,未封,赐号灵寿王,未有国邑,取其美名) 重熹王(乐成靖王,未封,赐号重熹王)
承义侯(寇恂) 成义侯(梁统) 兴义侯(景贶) 奉义侯(景丹) 辅义侯(厍钧) 扶义侯(辛彤) 助义侯(竺曾)褒义侯(史苞) 褒亲侯(吴翕) 褒德侯(卓茂) 归德侯(刘讽) 褒成侯(孔志、孔僖) 显亲侯(窦友) 建策侯(吴汉) 建功侯(盖延) 宣恩侯(阴陆) 封奸侯(杜习) 折奸侯(燕广) 征羌侯(来歙) 破虏侯(须沈)不义侯(苍头子密) 破羌侯(榆鬼) 率众王(乌偷) 率众侯(其至)
徐氏曰:“按汉世封侯皆以县邑,其後或以乡亭,皆视其所食之邑而名之。至於功名显,著则有特加美名者,西都、信武、冠军、富民、博陆之类是也。东汉因之,时有美号。至於彭宠苍头以奴弑主而封之不义侯,夫果不义则不应封爵,使其功可封,则非可言不义矣,光武於是失之。”
按:秦汉以来,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己,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若关内侯,则惟以虚名受廪禄而已。然西都景、武而後,始令诸侯王不得洽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以後,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然所谓侯者,尚裂土以封之也,至东都始有未与国邑,先赐美名之例,如灵寿王、征羌侯之类是也。至明帝时,有四姓小侯,乃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外戚子弟以少年获封者。又肃宗赐东平王苍列侯印十九枚,令王子年五岁以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此二者往往皆是未有土地,先佩侯印受俸廪,盖至此则列侯有同於关内侯者矣。
●卷二百七十 封建考十一
◎魏封建诸侯王
任城威王彰,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文帝即位,以功增邑五千,并前万户。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薨,子楷嗣,徙封中牟。五年,改封任城县。太和六年,复改封任城国,食五县二千五百户。青龙三年,坐罪削县二千户。正始七年,徙封济南,二千户,并增邑四千四百户。
陈思王植,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侯。二十二年,增邑至万户。文帝即位,坐罪贬爵安乡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四年,徙封雍邱。六年,增户五百。太和元年,徙封浚仪。三年,徙封东阿。六年,以陈四县封为陈王,邑三千五百。薨,子志嗣,徙封济北王。
萧怀王熊,早薨。後追封王,子哀王炳嗣,食邑二千五百户。薨,无子,国除。
丰愍王昂,早卒。黄初二年,追谥曰丰悼公。三年,以樊安公均子琬嗣。嘉平六年,袭爵为丰王,累增邑至二千七百户。薨,子廉嗣。
相殇王铄,早薨,太和三年追封。子潜嗣,薨。 偃邑二千五百户,无子,国除。
邓哀王冲,早卒,以宛侯据子琮奉冲後。景初元年,坐罪削邑,贬爵为侯。正始七年,转封平阳公,累增邑并前千九百户。
彭城王据,建安十六年,封范阳侯。二十二年,徙封宛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章陵王。又徙义阳,又徙彭城及济阴。景初元年,坐罪削爵二千户。三年,复。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六百户。
燕王宇,建安十六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改封鲁阳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下邳王。五年,改封单父县。太和六年,封燕王,累增邑至五千五百户。薨。奂後入继大宗,即帝位。
沛穆王林,建安十六年,封饶阳侯。二十二年,徙封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谯王。五年,改封谯县。七年,徙鄄城。太和六年,徙沛,累增邑至四千七百户。薨,子纬嗣。
中山恭王衮,建安二十一年,封平乡侯。二十二年,徙东阳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北海王。又徙赞、濮阳及中山。青龙元年,坐削邑。二年,复。三年,卒,子孚嗣,累增邑至三千四百户。
济阳怀王玄,建安十六年,封西乡侯。早卒,以沛王林子赞袭爵。薨,复以赞弟邑绍。薨,子恒嗣,累增邑至千九百户。
陈留恭王峻,建安二十一年,封侯。後徙襄邑。黄初三年进爵,改封襄邑。又改陈留。薨,子澳嗣,累增邑至四千七百户。
范阳闵王矩,早卒,诏以樊安公均子敏嗣,封临晋侯。黄初五年,改封范阳王。七年,徙句阳,增邑至三千四百户。子嗣。
赵王,建安二十年封高平亭侯。再徙赖亭、弘农。黄初二年,封燕王。又改河、乐城、钜鹿,乃封赵王,增邑至五千户。
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