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阁名、嘉靖中更定】
皇极门 【旧為 奉天门、在 皇极殿之南正东。前有金水桥】
【常朝御此】
弘政门 【旧為东角门、在 皇极门左】
宣治门 【旧為西角门、在 皇极门右】
会极门 【旧為左顺门、在 皇极门东廡】
归极门 【旧為右顺门、在 皇极门西廡】
【以上五门名、皆嘉靖中更定】
乾清宫 【在 大朝三殿之后。按 祖训云、乾清宫為正寝】
坤寧宫 【在 乾清宫后□宫所居】
交泰殿 【在 乾清坤寧两宫之间】
慈庆宫 【 先朝有 清寧宫。嘉靖中、即其后半地更建、以奉 皇太后。今仍旧名】
慈寧宫 【 先朝有 仁寿宫。后燬。嘉靖中即其故址更建、以奉 皇太后。今仍旧名】
文华殿 【在 会极门东稍北。 东宫讲学受朝之所。嘉靖中、易黄尾。 上讲学致斋、则御此】
武英殿 【在 归极门西稍北 上斋戒、则御此】
宝善门 【在 文华殿右稍北】
思善门 【在 武英殿左稍北】
仁智殿 【在 武英殿后。 中宫受朝贺之所】
午门 【在 皇极门金水桥□。中三门、翼以两观、门观各有楼】
左掖门 【 午门左】
右掖门 【 午门右】
东华门 【 文华殿东稍南】
西华门 【 武英殿西稍南】
玄武门 【 宫后门】
【自午门至玄武门、俱宫城门】
闕左门 【 午门左稍南、又有神厨门内為 太庙】
闕右门 【 午门右稍南、又有社左门内為 太社稷坛】
端门 【 午门正南、门有楼。东有庙街门、即 太庙右门。西有社街门、即 太社稷坛南左门】
承天门 【 端门正南、南有五石桥】
大明门 【 承天门正南、中為驰道。东西长廊。名千步廊。折而左右】
长安左门 【 大明门内稍北折而东】
长安右门 【 大明门内稍北折而西】
东安门
西安门
北安门
【以上六门、俱皇城门】
东上门
东上北门
东上南门
东中门
西上门
西上北门
西上南门
西中门
北上门
北上东门
北上西门
北中门
【以上十二门、在皇城宫城外】
吴元年、作新内。正□
奉天殿。前為
奉天门。殿之后曰
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曰
谨身殿。皆翼以廊廡。
奉天殿之左右各建楼、左曰文楼。右曰武楼。
谨身殿之后為宫、前曰
乾清宫。后曰
坤寧宫。六宫以次序列、周以
皇城。城之门、南曰
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
○洪武十年、改作
大内宫殿。闕门曰
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為左右掖门。午门内曰
奉天门。门之左右為东西角门。门内正殿曰
奉天殿。
御以受朝贺。殿之左右有门、左曰中左门。右曰中右门。两廡之间、左曰文楼。右曰武楼。
奉天殿之后曰
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曰
谨身殿。殿后、则后宫正门。
奉天门外两廡之间有门、左曰左顺门右曰右顺门。左顺门之外為东华门。内有殿曰
文华殿、為
东宫视事之所。右顺门之外為西华门。内有殿曰
武英殿、為
上斋戒时所居
○二十五年、改建
大内金水桥。又建
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间。及长安东西二门
○永乐十五年、作
西宫於北京。中為
奉天殿。殿之侧、為左右二殿。
奉天殿之南為
奉天门。左右為东西角门
奉天门之南為
午门。午门之南為
承天门。
奉天殿之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 【今在西城、各殿门俱更别名】
○十八名营建北京宫殿门闕、悉如洪武初旧制
○正统六年、重建
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成 【三殿自永乐十九年灾。至是年始成】
○嘉靖十五年、以清寧宫后半地、建
慈庆宫。以仁寿宫故址、并撤大善殿、建
慈寧宫
○三十七年、重建
奉天门成、更名曰大朝门 【三十六年、三殿门楼灾。次年、门楼先成】
○四十一年、重建
三殿工完、更名
奉天殿曰皇极殿。
华盖殿曰中极殿。
谨身殿曰建极殿。文楼曰文昭阁。武楼曰武成阁。大朝门曰皇极门。左顺门曰会极门。右顺门曰归极门。东角门曰弘政门。西角门曰宣治门凡
内府造作。洪武二十六年定、凡
宫殿门捨墙垣、如奉
旨成造、及修理者、必先委官督匠。度量材料、然后兴工。其工匠早晚出入姓名数目。务要点闸关察机密。所计物料、并各色匠人。明白呈稟本部、行移支拨。其合用竹木、隶抽分竹木局。砖瓦石灰、隶聚宝山等窑冶。硃漆彩画、隶营缮所。丁线等项、隶宝源局。设若临期轮班人匠不敷、奏闻起取撮工
○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