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部。后改营部為营缮、虞部為虞衡、水部為都水、屯部為屯田。俱称清吏司

营缮清吏司

郎中、员外郎、主事、分掌宫府器仗、城垣坛庙、经营兴造之事



大明会典 营造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八十一
营造一
内府

内府造作、大者莫如
宫殿门楼。然职掌未载。今略纪名额规制可考者、以备典式。并营建事宜、具列於后。其
累朝增建、若南城西苑宫殿、旧无常制。以名额繁多、不能悉载云
宫殿门楼规制
皇极殿 【旧為 奉天殿】
中极殿 【旧為 华盖殿、在 皇极殿后】
建极殿 【旧為 谨身殿。在 中宫殿后】
【以上三殿名、嘉靖中更定】
中左门 【在 皇极殿左】
中右门 【在 皇极殿右】
后左门 【在 建极殿左】
后右门 【在 建极殿右】
文昭阁 【旧為文楼、在 皇极殿丹墀之东】
武成阁 【旧為武楼、在 皇极殿丹墀之西】
【以上二阁名、嘉靖中更定】
皇极门 【旧為 奉天门、在 皇极殿之南正东。前有金水桥】
【常朝御此】
弘政门 【旧為东角门、在 皇极门左】
宣治门 【旧為西角门、在 皇极门右】
会极门 【旧為左顺门、在 皇极门东廡】
归极门 【旧為右顺门、在 皇极门西廡】
【以上五门名、皆嘉靖中更定】
乾清宫 【在 大朝三殿之后。按 祖训云、乾清宫為正寝】
坤寧宫 【在 乾清宫后□宫所居】
交泰殿 【在 乾清坤寧两宫之间】
慈庆宫 【 先朝有 清寧宫。嘉靖中、即其后半地更建、以奉 皇太后。今仍旧名】
慈寧宫 【 先朝有 仁寿宫。后燬。嘉靖中即其故址更建、以奉 皇太后。今仍旧名】
文华殿 【在 会极门东稍北。 东宫讲学受朝之所。嘉靖中、易黄尾。 上讲学致斋、则御此】
武英殿 【在 归极门西稍北 上斋戒、则御此】
宝善门 【在 文华殿右稍北】
思善门 【在 武英殿左稍北】
仁智殿 【在 武英殿后。 中宫受朝贺之所】
午门 【在 皇极门金水桥□。中三门、翼以两观、门观各有楼】
左掖门 【 午门左】
右掖门 【 午门右】
东华门 【 文华殿东稍南】
西华门 【 武英殿西稍南】
玄武门 【 宫后门】
【自午门至玄武门、俱宫城门】
闕左门 【 午门左稍南、又有神厨门内為 太庙】
闕右门 【 午门右稍南、又有社左门内為 太社稷坛】
端门 【 午门正南、门有楼。东有庙街门、即 太庙右门。西有社街门、即 太社稷坛南左门】
承天门 【 端门正南、南有五石桥】
大明门 【 承天门正南、中為驰道。东西长廊。名千步廊。折而左右】
长安左门 【 大明门内稍北折而东】
长安右门 【 大明门内稍北折而西】
东安门
西安门
北安门
【以上六门、俱皇城门】
东上门
东上北门
东上南门
东中门
西上门
西上北门
西上南门
西中门
北上门
北上东门
北上西门
北中门
【以上十二门、在皇城宫城外】
吴元年、作新内。正□
奉天殿。前為
奉天门。殿之后曰
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曰
谨身殿。皆翼以廊廡。
奉天殿之左右各建楼、左曰文楼。右曰武楼。
谨身殿之后為宫、前曰
乾清宫。后曰
坤寧宫。六宫以次序列、周以
皇城。城之门、南曰
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
○洪武十年、改作
大内宫殿。闕门曰
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為左右掖门。午门内曰
奉天门。门之左右為东西角门。门内正殿曰
奉天殿。
御以受朝贺。殿之左右有门、左曰中左门。右曰中右门。两廡之间、左曰文楼。右曰武楼。
奉天殿之后曰
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曰
谨身殿。殿后、则后宫正门。
奉天门外两廡之间有门、左曰左顺门右曰右顺门。左顺门之外為东华门。内有殿曰
文华殿、為
东宫视事之所。右顺门之外為西华门。内有殿曰
武英殿、為
上斋戒时所居
○二十五年、改建
大内金水桥。又建
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间。及长安东西二门
○永乐十五年、作
西宫於北京。中為
奉天殿。殿之侧、為左右二殿。
奉天殿之南為
奉天门。左右為东西角门
奉天门之南為
午门。午门之南為
承天门。
奉天殿之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 【今在西城、各殿门俱更别名】
○十八名营建北京宫殿门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