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虏患稍缓。正统己巳之变。尝遣京营兵驻守诸关隘。寻罢。弘治正德以后。渐设参将副总兵分守。至嘉靖中、改副总兵分守為镇守。已改设镇守总兵、统制三关。大寧都司附近卫所、俱隶之。环翼京师。始称重镇云
一城堡。见存边城一百三十一座。城堡十六座。空心敌臺三百五十九座。旧敌臺二百九十一座。墩臺七百五十七座
○嘉靖二十二年题准、於倒马龙泉故关等处、增置墩臺。使烽火相望
○万历元年题准、马水口紫荆倒马等关地方、建空心敌臺、三百五十六座
一兵马。原额官军二万九千三百八员名。见额三万四千六百九十七员名。原额马一千一百九十九匹。见额马驴四千七百九十一匹头一达军。嘉靖三十一年题准、达军生齿日繁。骄悍成风。又有无藉窜籍。躲差冒粮。令各兵备严行查选。在保定者、责达官都司管领。河间等卫、各委达官指挥管领。训练鈐束听调。一应顶冒人役、通行革回
○隆庆二年、改各达官军舍為忠顺官军
一防守。嘉靖四十年题准、紫荆关之盘石烟董?。居庸之小岭向闸。原设防守内口官军。移浮图峪、八达岭、外口防御
○四十三年议准、保定入援兵马二枝。果有虏贼拥眾入塞。总兵不必候调。径自随贼截勦。如贼自宣大而入、渐近紫荆马水等处。总督官仍当调蓟兵接应
○万历十年议准、真保六营兵马、岁轮赴蓟、保镇空虚、合将本镇巡抚总兵标下两营兵马、留镇操练。止令保定车骑真定车民四营、轮流赴蓟、防守石门
一车营。万历元年题准、保定各立车营。配以精兵壮马。每营务足三千
○二年题准、立车骑二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
镇戍五
各镇分例二
宣府

国初、逐虏漠北。即元上都、设开平卫守之。置八驛。东接大寧。西接独石。边境无事。后以大寧畀虏。兴和亦废。开平孤立难守。宣德中、乃移卫于独石。土木之变、独石八城皆破。旋亦收復。虽地势险狭、旧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迫近
陵寝、寔肩背重地。近年以虏款、边境稍寧。兵马墩墻始渐次整飭云
一城堡。嘉靖二十八年、令宣府东路、起四海冶镇南墩、西至永寧尽界。北路、起滴水崖、而北、而东、而南、至龙门城尽界。為边凡七百里。创修石墻。添设墩臺
○四十二年题准、四海冶迤南、渤海所迤北、建墩防守
○隆庆元年题准、宣大挑修边濠。盖造营房。砌独石马营二城
○二年题准、宣府北路、龙门所自盘道墩起、迄靖胡堡大衙口止。建设外边一道。益以墩臺。东北二路有
径道。互相应援。且拓地百里、以资屯牧★见存城堡七十一座☆
一兵马。原额官军一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员名。见额七万九千二百五十八员名。原额马、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四匹。见额马驼骡驴三万三千一百四十七匹头
一入卫兵。本镇官军、每年二千五百员名入卫 防守。嘉靖三十年题准、今后防秋之期。总督领标兵、驻宣府东路、不拘保安、怀来、总摄诸军。巡抚领标兵、车兵、游兵、督同兵备副使、驻岔道、或隆庆、以防南窥
陵京。总兵官统领镇兵、仍在镇城。防东西有警、以便策应。奇兵驻顺圣川东城、以防蔚州等处南下紫荆之路
○三十四年题准、行宣大总督、如贼犯居庸紫荆、则宣大兵追躡於外。蓟辽兵拒於内。贼犯古北口、则倚墻拒守
一车营。嘉靖三十八年题准、令宣府置兵车。选老成废将管领
○四十年题准、宣府製双轮兵车。各将官将步兵训练。各為一营。给火器。防守本路
一贡市。嘉靖三十一年议准、龙门所、距滴水崖、仅七十里。俱虏衝捷径。不许开市
○又题准、龙门所永寧城抚赏夷人。每年六月十五日一次。十月二十日一次。仍宣諭大头目。每年止二次大赏。此外不许零贼窃偷骚扰。能约束如命者临赏时、大头目另加花(土商)一疋
○隆庆五年题准、宣大、山西、俱於五月进贡马匹。其新平得胜张家口市期。俱依原期、定于六月毕事
一抚夷。隆庆二年题准、宣大两镇、各边城外、盖造抚夷房屋。凡夷人传报声息、及求索。赏齎者。令在彼安歇。惟许头目进见。出境之时。官军搜检、不许挟带铁器硝黄违禁等物。其馆伴人等、不许诱引生事。违者、督抚官拏究

大同

大同川原平衍。尤当虏衝。
国初、于镇城外、分东中西三路。北设大边、二边。远近联络。岁久多圯、不能捍虏骑。遂弃不守。二边以内、殆為虏巢。大同势益急。嘉靖中、虽再更兵变。而五堡竟成。备御亦少固焉。今大虏款塞。贡市不绝。内备渐修飭。以直虏庭。故禁令特详云一城堡。六十四座。敌臺、八十九座。墩臺、七百八十八座
○嘉靖二十七年、令创修大同(上□下糸)要边墻。其原有墻、该帮修者。每年借用防秋兵力、於行粮外、量给盐菜犒赏。不必另议支费
○三十二年议准。大同边墻通贼衝口、一百五十餘处。添造空心砖臺三百座
○隆庆三年题准、大同原设大边、二边、三边。近来大边尽废。该镇总督镇巡、严督各参将守操等官帮筑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