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议准、今后各卫运军行粮。务与正粮、一时兑支完足。如无粮者、就支府库官银。每石五钱折算。仍报漕运、并该巡抚衙门查考。过期未完、查参究问
○嘉靖三年、令各该监兑官员、督放旗军行粮。务要各船旗甲亲领。不许冒名代支。如各总卫所领运官军、有侵扣运军月粮行粮。并听被害旗军具告。照例参奏
○又议准、水军左等八卫运船、改江南府州县粮米者。行粮於水次仓支领
○八年议准、江南下江总所属镇江等卫月粮。俱於镇江、苏州、太仓等府州关支
○又议准、运军行粮。除遮洋一总、每船额该旗军一十二名外。其浙江等一十一总卫所。每正粮三十石七斗二合、扣军一名。查各运正粮若干、照数支与。如有数外多开者、即便革去
○十七年议准、今后运军月粮。各该抚按官、先将应徵存留粮斛、依期徵给。如徵有不及、或灾伤停免。听各仓库别项钱粮、预行通融处给。不许刀蹬留难。其行粮。例该本处关支者。虽派别省兑运。仍旧在於本处。若兑本省原议水次者、俱要预期徵完、同正粮併兑。不许先儘正粮、将行粮落后
○四十年题准、山东总除运京通二仓外。该运密云等镇运军行粮。照江北总事例、每名四斗。其蓟州运军行粮。照穵运密云事例、每名亦加四斗。各共二石八斗
○四十四年题准、官军行粮、例该本处。虽派别省兑运、仍旧本处。如徵收不齐。江浙湖广、每石折银五钱。扬州等卫、该凤淮二仓支给者、每石折银四钱。许於库贮别项银两借支补还。违误者、俱听漕司照例参究。如一月不给者、掌印管粮官、各住俸半年。二月不给者、各住俸一年半。三月不给者、各降二级。半年之上不给者、从重议处
○万历二年题准、以后漕运衙门、给发南京各卫全单。先期咨送南京户部。照单扣算行粮、另给纸牌。连原单发与运官。前赴兑粮水次支领。及行各巡抚。责令府州县。南粮耗米、蓆竹、驴脚等项。通作正数给军。仍将给过行粮数目。并卫所官军姓名。册报南京户部查考
○五年题准、将河南徵收行粮、改在小滩者。径赴临清仓上纳。而以临清广积二仓、新旧贮米、抵作运官行粮。通融支给

漕运总数

凡漕粮。先年俱民运淮、徐、临、德、四仓。军船接运入京通二仓。名為支运。永乐末、始令民运赴淮安□洲。补给脚价、兑与军船领运。名為兑运。其四仓、仍十之三四。后兑运渐增、又令军船各回附近水次领兑。民加与过江脚价。视远近為差。成化十一等年、改四仓米七十万石。令各军径赴水次领兑。名為改兑。其兑运中。又分支运米。与天津、蓟州、密云、昌平、其正额外。又有预备米。贮於临德二仓。岁运米四百万石。北粮、七十五万五千六百石。南粮、三百二十四万四千四百石。内兑运三百三十万石。改兑七十万石。除例折外。每年实通运正耗粮、五百一十八万九千七百石
兑运米
浙江六十万石
江西四十万石
湖广二十五万石 【内折色三万七千七百三十四石七斗】
应天府一十万石
苏州府六十五万五千石
松江府二十万三千石
常州府一十七万五千石
镇江府八万石
寧国府三万石
池州府二万五千石
庐州府一万石
淮安府二万五千石
太平府一万七千石
安庆府六万石
凤阳府三万石
扬州府六万石
徐州三万石
山东二十八万石 【内折色七万石】
河南二十七万石 【内折色七万石】
收兑米
江西一十七万石
应天府二万八千石
苏州府四万二千石
松江府二万九千九百五十石
广德州八千石
镇江府一万石
淮安府一万一百五十石 【以上旧俱运淮安府常盈仓】
浙江三万石
扬州府三万七千石
凤阳府三万三百石
徐州一万八千石
镇江府一万二千石
淮安府六万九千石 【以上旧运徐州广运仓】
山东二万六百石
河南五万石 【以上旧运临清广积仓】
山东七万五千石
河南六万石 【以上旧运德州德州仓】
支运米六十四万四千八十三石三斗
天津仓米六万石
蓟州仓本色米十万石。折色米一十四万石
密云镇米一十五万四千八百一十石八斗
昌平镇米一十八万九千二百七十二石五斗 【以上即上兑运内数】
预备米一十九万四千四百石
临清广积仓。山东五万四百石。河南六万石。德州德州仓。山东六万石。河南一万石
【以上凡有灾伤府分停免。就於邻近府分照数輳补。候成熟徵还。如遇各府俱有灾伤。就将二仓贮备米内支运。务不失四百万石额数】

脚耗轻齎

国初民运、无脚耗等项。至宣德间、令民粮兑与军运。成化间、将徐、淮、临、德、四仓支运、亦改兑军。皆给路费。始各有耗米。兑运米、俱一平一尖收受、故有尖米。耗尖米、除随船给运外。餘折银、谓之轻齎。备运军盘剥费用。改兑无尖米、以耗米二升折银、谓之折易轻齎。费不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