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料、折银五钱。其夏秋二季草料价贱、係在营存留操备马匹、止照常规折支。不许概援為例
○三十二年、令巩华、永安二营原兑马匹草料、夏秋月分、该支折色、每豆一石、折银三钱五分。草三十束、折银二钱五分。冬春月分、双月支给本色。单月折银。豆一石、五钱。草三十束、三钱。如有闰月。在春冬时、本折中半。在夏秋时、依季支本折
○三十三年、令大同镇主兵马匹、每马计冬春六箇月、月支料豆九斗。旧支本色四斗、今加二斗、共六斗。餘三斗、照旧折色。其草束、夏秋采积以备。冬春不许支

秋青草

永乐九年、令天城阳和等卫所、采取青草、给大同都司官马、以平阳泽潞等府州县草、纳附近驛站
○宣德四年、令行在五府所属卫所、锦衣等卫、顺天等府所属州县、各起倩军餘人夫、采取秋青草、运赴京场、及在外驛站、收贮备用。其山西、河南、山东、陜西四布政司、所属驛站、并有操备马卫所、行各布政司都司、量派军夫采打秋青草、就本处收贮听支
○正统十一年题准、延绥一带卫所、自定边安边营、西抵寧夏花马池、东至府谷县大小营堡、水草便利、可以牧放。每年摘拨军旗餘丁、自行牧养马匹
○景泰元年奏准、西湖并城濠草、俱令户部借拨军民人等采取备用。不许诸人私占
○又令陜西寧夏、甘肃、延绥、山西、大同、并偏头、鴈门二关、辽东万全都司所属、及直隶山海、永平、密云、紫荆、倒马、居庸一带沿边关口、及山东备倭处所马草、总兵镇守、及管粮郎中、布按二司等官、於秋草长茂之时、量起军夫、趁时采取、每束重一十五斤。设法堆积。委官看守。以备支用
○三年、令南海子、大木厂、西湖、并城濠内青草、户部差官、督同各城兵马司委官、率领弓兵、并当坊火甲、时常巡护。至期、行取三拨官军采打、搬运京场
○天顺三年、令甘肃庄浪沿边十三卫所官军餘丁舍人、每名采草一百五十束、堆积备用。不许官豪势要占据近地肥饶草场。其平凉等府、原派地亩穀草、每束折收银二分、运送边城、以备买草支用
○成化二年、令陜西都行二司各卫所军士餘丁、不该轮班在营者、每人采草一百二十束、各於官场上纳。各驛及递运所马牛夫甲军、每人八十束、俱於本驛递上纳
○三年、令辽阳、广寧等军卫、趁秋青草、牧放马匹。不许指以征操為由、擅支官军堆积草束
○九年、令延绥寧夏各堡马步军餘采草、十一月终不完者、本堡把总官住俸。年终不完者、管粮参政、及监收副使等官住俸
○弘治十五年、令辽东秋青草、年例之外、加添一倍。每七束、给与鎌刀工银一分。其金復等卫军餘折银草束、仍纳本色。若镇守等官、将草场立标采打、压卖各卫、索受银两、许抚按官劾奏。其宣大、陜西、榆林、迤西一带边镇军卫屯堡生草去处、一体施行。大同青草、不俟挨陈、先行放支
○正德三年奏准、辽东广寧右屯等卫、照旧采青草、不必给刀鎌价银。每名二百束、量加添三十束。金復盖三卫、每名折银一两六钱、照旧银布兼收。通送管粮衙门、以备买草糴粮支用
○嘉靖三十二年、令居庸榆河、榆林、土木、四驛马匹、冬春照旧给与料草。夏秋牧放、仍派秋青草八十束、责令采打赴场交收支给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六
会计二
起运

军马所在转运供给、具载职掌、见今各处钱粮、除存留外。其起运京边、各有定数、备列于后。若起运南京者、则见於南京户部

弘治十五年起运数目
浙江布政司

夏税
京库、折银麦、八万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
丝绵、三十二万两
丝绵折绢、一百九十六万两。每二十两、折绢一疋
秋粮
京库、白熟糯米、一百石、准糙米一百一十石
折银米、六十万五百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
供用库、白熟粳米、二万三千石、准糙米二万五千三百石
酒醋麵局、白熟糯米、二千七百石、准糙米二千九百七十石
惜薪司、白熟糯米、一十五石一斗、准糙米一十六石六斗一升
光禄寺、白熟糯米、二万五千石、准糙米二万七千五百石。白熟糯米、四千三百八十五石七斗、准糙米四千八百二十四石二斗七升
京仓、兑军儹运米、六十万石

江西布政司

夏税
京库、折银米麦、六万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
丝绵折绢、八千二十九疋二丈三尺八寸四分八釐
农桑丝折绢、三千四百八十六疋二丈二尺一寸一分五釐
秋粮
京库、折银米、九十七万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
阔白苧布、五万疋、准米三万五千石
京仓、充军儹运米、四十万石

湖广布政司

夏税
京库、折绢、二万二千九百二十一疋一丈六尺五寸四分九釐
秋粮
京库、折银米、七万二千石。每石、折银二钱五分

福建布政司

秋粮
京库、折银米、三十六万四千石。每石、折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