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相踵理之。植亦自是居相位。
大中五年二月。以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明年八月。以本官平章事。依前判使。始者。漕米岁四十万斛。其能至渭仓者。十不三四。漕吏狡蠹。败溺百端。官舟之沈。多者岁至七十余只。缘河奸犯。大紊晏法。休使寮属按之。委河次县令董之。自江津达渭。以四十万斛之佣。计缗二十八万。悉使归诸漕吏。巡院胥吏。无得侵牟。与之为法。凡十事奏之。六年五月。又立税茶之法。凡十二条。陈奏。上大悦。诏曰。裴休兴利除害。深见奉公。尽可其奏。由是三岁漕米至渭滨。积一百二十万斛。无升合沈弃焉。
十年。裴休出镇泽潞。寻以柳仲郢。夏侯孜。杜悰叠判之。至咸通五年。南蛮攻安南府。连岁用兵。馈挽不集。诏江淮盐铁巡院和雇舟船。运淮南浙西道米至安南。干符中。又以崔彦昭王凝判之。二年。凝以所补吏生赋改官。复命裴坦判之。高骈为润州节度。移镇淮南。亦就判使务。
中和元年。黄巢犯阙。车驾出狩兴元府。又以萧遘韦昭度判之。及命侍中王铎为行营都统。率诸道之兵。收复京城。虑调发不时。乃以昭度兼供运使。至光启中。所在征镇。自擅兵赋。皆不上供。岁时但贡奉而已。由是江淮转运路绝。国命所能制者。唯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洎宦官田令孜自蜀中扈从。召募新军。号左右神策。共四十四部。并南衙官属仅万余。三司转无调发之所。旧日两池榷盐税课盐铁使。特置盐官。以总其事。自乱离之后。河东节度使王重荣兼领榷务。岁出课盐三千车以进。至是令孜以军食阙供。乃举广明故事。请以两池榷务归之盐铁。诏下。重荣上章论诉。竟不能夺。天复中。朱全忠兼镇河中。两池盐课。始加至五十车。自大顺年后。又以孔纬。杜让能。崔昭纬。嗣薛王知柔。徐彦若。韩建。崔允。裴枢。柳璨。相次判之。
  漕运
旧制。凡陆行之马程。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水行之程。舟之重者。泝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余水四十五里。空舟泝河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沿流之舟。即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其如底柱之类。不拘此限。若遇风水浅不得行者。即于随近官司中牒检印记。听折半。
武德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水部郎中姜行本。请于陇州开五节堰。引水通运。许之。
永徽元年。薛大鼎为沧州刺史。界内有无棣河。隋末填废。大鼎奏开之。引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显庆元年十月。苑面西监褚朗。请开底柱三门。凿山架险。拟通陆运。于是发卒六千人凿之。一月而功毕。后水涨引舟。竟不能进。
咸亨三年。关中饥。监察御史王师顺奏。请运晋绛州仓粟以赡之。上委以漕运。河渭之闲。舟楫相继。置仓于渭南东。师顺始之也。
大足元年六月九日。于东都立德坊南。穿新潭。安置诸州租船。
神龙三年。沧州刺史姜师度。于蓟州之北涨水为沟。以备契丹奚之入寇。又约旧渠。傍海穿漕。号为平虏渠。以避海南。运粮者至今赖焉。
开元二年。河南尹李杰奏。汴州东有梁公堰。年久堰破。江淮漕运不通。杰奉发汴郑丁夫以浚之。省功速就。公私深以为利。刻石水滨以纪其绩。
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敕。水运米扬掷。四五六七月。米一欠五合。三八月。米一欠四合。二九月米。一欠三合。正十十一月十二月。米一欠二合。并与纳。
十五年正月十二日。令将作大匠范安及检校郑州河口斗门。先是。洛阳人刘宗器上言。请塞泛水旧汴河口。于下流荥泽界。开梁公堰。置斗门。以通淮汴。擢拜宗器左卫率府冑曹。至是。新渠填塞。行舟不通。贬宗器为循州安怀戍主。安及遂发河南府怀郑汴滑卫三万人。疏决开旧河口。旬日而毕。
二十年。京师谷价踊起。上召京兆尹裴耀卿。问以救人之术。耀卿奏曰。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万石便足。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犹不能支。从东都至陕。河路艰险。既用陆运。无由广致。若能开漕运。变陆为水。则有所盈余。动渝万计。且江南租船。候水始进。吴人不便漕挽。由是所在停留。日月既淹。遂生窃盗。臣望于河口置一仓。纳河东租米。便放船归。从河口即分入河洛。官自雇船载运。至三门之东。置一仓。三门既属水险。即于河岸开山。车运十数里。至三门之西。又置一仓。每运置仓。即搬下贮纳水通即运。水细便止。自太原仓泝河入渭。更无停留。所省巨万。前汉都关中。年月稍久。及隋亦在京师。缘河皆有旧仓。所以国用常赡。上深然其言。至二十二年八月十四日。置河阴县及河阴仓。河清县置柏崖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三门仓。开三门北山十八里。以避湍险。自江淮而泝鸿沟。悉纳河阴仓。自河阴送纳含嘉仓。又递纳太原仓。所谓北运。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其有侍中裴耀卿充江淮转运使。以郑州刺史崔希逸。河南少尹萧炅为副。三年。凡运七百万石。省脚三十万贯。或说耀卿进所省脚钱。以表其功。答曰。此并公事。岂宜以小道邀名求宠也。河阴上仓。天宝后废。至大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