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内。具礼矣乎。严兄妻子臣。繇百姓徒役也。是比妻子于徒役。文句凡鄙。不合经典。又分庶人章。从故自天子以下。别为一章。仍加子曰二字。然故者连上之辞。既是章首。不合言故。古文既亡。后人妄开此等数章。以应二十二章之数。非但经文不真。抑且传习浅伪。又注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其略曰。脱衣就功。暴其肌体。朝暮从事。露发跣足。少而习之。其心安焉。此语虽傍出诸子。而引之为注。何言之鄙俚乎。与郑氏所云。分别五土。视其高下。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优劣悬殊。曾何等级。今议者欲取近儒诡说。残经缺传。而废郑注。理实未可。望请准式。孝经郑注。与孔传依旧俱行。又注老子河上公。盖凭虚立号。汉史实无其人。然其注以养神为宗。以无为为体。其辞近。其理宏。小足以修身絜诚。大可以宁人安国。且河上公虽曰注书。即文立教。皆旨词明近用。斯可谓知言矣。王辅嗣雅善元谈。颇深道要。穷神用于橐钥。守静默于元牝。其理畅。其旨微。在于元学。颇是所长。至若近人立征。修身宏道。则河上为得。今望请王河二注。令学者俱行。又按刘向七略。有子夏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今所存者。多非真本。又荀勖中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所作。是先达疑非子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缺。梁时六卷。今三卷。是知其书错谬多矣。无益后学。不可将帖正经。
其年五月五日。诏曰。间者诸儒所传。颇乖通议。敦孔学者。冀郑门之息灭。尚今文者。指古传为诬伪。岂朝廷并列书府。以广儒术之心乎。其河郑二家。可令依旧行用。王孔所注。传习者稀。宜存继绝之典。颇加奖饰。子夏传逸篇既广。前令帖易者停。
十四年八月六日。太子宾客元行冲等。撰礼记义疏五十卷成。奏上之。先是。右卫长史魏光乘上言。今礼记章句踳驳。故太师魏征。更编次改注。堪立学传授。上遽令行冲集学者撰义疏。将立学官。行冲于是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检讨刊削。及疏成。右丞相张说驳奏曰。今之礼记。是前汉戴德戴圣所编。历代传习。已向千年。着为经教。不可刊削。至魏之孙炎。始改旧本。以类相比。有同抄书。先儒所引。竟不行用。贞观中。魏征因孙炎所修。更加厘改。兼为之注。虽加赏赐。其书竟亦不行。今行冲等奉敕撰疏。勒成一部。欲与先儒义章句隔绝。若欲行用。窃恐未可。上然其奏。遂留其书。贮于内府。竟不得立学。行冲怨诸儒排己。退而着论以自释也。
其年八月十四日。上读洪范。至无颇。以声不协韵。因改颇为陂。诏曰。每读尚书洪范。至遵王之义。三复兹句。常有所疑。据其下文。并皆协韵。惟颇一字。实即不伦。又周易泰卦中。无平不陂。释文云。陂有颇音。陂之与颇。训诂无别。为陂则文亦会意。为颇则声不成文。应由煨烬之余。编简遂缺。传授之际。差舛相沿。原始要终。须有刊革。洪范无颇字。宜改为陂。庶使先儒之义。去彼膏肓。后学之徒。正其鱼鲁。仍宣示国学。
天宝五载正月二十三日。诏曰。礼记垂训。篇目攸殊。或未尽于通体。是有乖于大义。借如尧命四子。所授惟时。周分六官。曾不系月。先王行令。盖取于斯。苟分至之可言。可弦望之足举。其礼记月令。宜改为时令。
其载二月二十四日。诏曰。朕钦承圣训。覃思元经。顷改道德经载字为哉。仍隶属上句。及乎廷议。众以为然。遂错综真铨。因成批注。又孝经书疏。虽粗发明。幽赜无遗。未能该备。今更敷畅。以广阙文。仍令集贤院具写。送付所司。颁示中外。
贞元七年十二月。秘书监包佶奏。开元删定礼记月令为时令。其音及义疏。并未刊正。其开元礼所与月令相涉者。请选通儒详定。从之。
开成二年八月敕。新加九经字样一卷。国子监奏定。得覆定石经字体翰林待诏唐元度状。伏准太和七年二月敕。覆定九经字体者。令所详覆。多依司业张参五经字为准。其旧字样。岁月将久。画点参差。传写相承。渐致乖误。今并依字样书参详。改邪就正讫。诸经之中。分别疑阙。旧字样未载者。古今体异。隶篆不同。如总据说文。即古体惊俗。若近代之文字。或传写乖讹。今与校勘官同商较是非。取其适中。纂录为新加九经字样一卷。或经典相承。与字义不同者。引文以批注。今刊削成。请附于九经字样之末。敕旨。宜依。
 诸使上
  观风俗使自贞观八年以后不置。
贞观八年正月二十九日。诏曰。昔者。明王之御天下也。内列公卿。允厘庶绩。外廷侯伯。司牧黎元。惟惧淳化未敷。名教或替。故有巡狩之典。黜陟幽明。行人之官。存省风俗。时雍之化。率由兹道。宜遣大使。分行四方。申谕朕心。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务尽使乎之旨。俾若朕亲觌焉。于是分遣萧瑀。李靖。杨恭仁。窦静。王珪。李大亮。刘德威。皇甫无逸。韦挺。李袭誉。张亮。杜正伦。赵宏智等。巡省天下。
  巡察按察巡抚等使
贞观十八年。遣十七道巡察。谏议大夫褚遂良谏曰。臣以为自去年九月不雨。经冬无雪。至今年二月下泽。麦苗如是小可。使人今出。正是农时。普天之下。不能无事。东州追掩。西郡呼集。兼复送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