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也。
四年闰三月敕。如刺史不承使牒。擅于部内科率者。先加惩责。仍委御史台出使郎官御史察访闻奏。
其年十二月。岭南观察使杨于陵奏。贞元中。观察使李复奏。南方事宜素异。地土之卑。上佐多是杂流。大半刺史见阙。请于判官中拣择材吏。令知州事。臣伏见近日诸道。差判官监领州务。朝廷以为非宜。臣谓现今州县凋残。刺史阙员。动经数岁。至于上佐。悉是贬人。若遣知州。必致挠败。伏缘李复所奏。降敕年月稍远。惧违朝旨。伏乞天恩。许臣遵守当道所奏文。量才差择。以便荒隅。敕旨。依奏。
九年十二月。袁州刺史李将顺。坐掊敛扰人。贬道州司户参军。时大寮有诣执政者。以为刺史抵禁。不经按讯。遽贬官。恐不可。乃追诏。遣御史驰往推究。
十二年四月敕。自今已后。刺史如有利病可言。皆不限时节。任自上表闻奏。不须申报节度观察使。本任得替后。遂于当处置百姓庄园舍宅。或因替代情弊。便破除正额两税。不出差科。自今已后。此色并勒依元额输税。
宝历元年正月七日敕节文。刺史县令。若无犯。非满三年。不得替。如治行尤异。但议就加奖。其有才宜他职。灼然章著者。中书门下。先具事由。及授上年月日。奏听进止。满岁迁代。无阙失者。即与进改。
其年九月。御史台奏。近日新除刺史赴官。多违条限。请准旧制。不逾十日。如妄称事故不发。常参官奏听进止。敕旨。从之。
太和三年五月中书门下奏。增秩赐金。有故事。前史所载。得者甚希。近日方镇所奏。人数渐多。自今已后。刺史在任。政绩尤异。检勘不虚者。观察使具事状。及所差检勘判官名衔同奏。若他时察勘不实。本判官量加削夺。观察使奏听进止。所陈善状。并须指实而言。如增加户口。须云本若干户。在任增加若干户。如称垦辟田畴。则云本垦田若干顷。在任已来。加若干顷。并须申所司。附入簿籍。如荒地及复业户。自有年限。未合科配者。亦听申奏。明言合至其年。并收租赋。如称营田课则所效。须云本合得若干万石。在任已来。加若干万石。其所加配斛斗。便请准数落下。支所供本道本军斛斗数。如不是供本军本道斛斗。则申所司收管支遣。以凭考覆。不得虚为文饰。谬有荐论。敕旨。依奏。
四年八月。御史台奏。谨按大历十二年五月一日敕。刺史有故及缺。使司不得差摄。但令上佐依次知州事。其上佐等。多非其才。亦望委外道使臣。精加铨择。不胜任者。具以状闻。昨者。宣州观察使于敖所差周墀知池州。若据敕旨。便合奏剖。今勘其由长史司马。并在上都守职。有录事参军顾复元在任。若不重有条约。所在终难守文。伏请自今已后。刺史未至。上佐阙人。及别有句当处。许差录事参军知州事。如录事参军又阙。则任别差判官。仍具阙人事由。分析闻奏。并申中书门下御史台。所冀诏旨必行。绳违有据。敕旨。依奏。
其年九月。比部奏。准太和三年十一月十日赦文。天下州府回残羡余。准前后赦文。许充诸色公用。刺史每被举按。即以公坐论赃。其应合用羡余钱物。并令明立条件。散下州府者。谨具起请条件如后。应有城郭及公廨屋宇器械舟车什物等。合建立修理。须创置添换者。或有公私使客。兼遇征拜朝官。送故迎新。旧例合有供应。宴饯赠贶者。或官属将校所由等。有巡检非违。追捕盗贼。须行赏劝。合给程粮者。或百姓贫穷。纳税不逮。须有矜放。要添填元额者。或遇年丰谷熟。要收籴贮备。以防灾敝者。并任用。当州所有诸色正额数内回残羡余钱物等。如不依此色。即同赃犯。其所费用者。并须立文案。以凭勘验。敕旨。宜依。仍委御史台准此句当。
五年五月。御史台奏。应诸州刺史谢官后。限发赴任日。准敕例。刺史谢官后。不计近远。皆限十日内发。伏以刺史治民之官。分陛下忧。受命之后。固宜速行。或以道途稍遥。私室贫乏。限内不能办集事宜。须假故淹留。虚悬促期。多不遵守。今请量其远近。次第限日。应去京一千里内者。限十日。二千里内者。限十五日。三千里内。限二十日。三千里以外者。限二十五日。如限内遇延英不开。亦请准常例进状候进止。便发。更有妄托事故逗留。伏请当时奏闻。量加惩责。其贬授刺史。即请准旧例发遣。不依此限。所冀事得中道。久而不隳。敕旨。宜依。
七年七月。中书门下奏。应诸州刺史除授序迁。须凭显效。若非责实。无以劝人。近者受代归朝。皆望超擢。在郡治绩。无由尽知。或自陈制置事条。固难取信。或别求本道荐状。多是徇情。将明宪章。在核名实。伏请自今已后。刺史得替代。待去郡一个月后。委知州上佐。及录事参军。各下诸县。取耆老百姓等状。如有兴利除害。惠及生民。廉洁奉公。肃清风教者。各具事实。申本道观察使检勘得实。具以事条录奏。不得少为文饰。其荐状仍与观察使判官联署。如事不可称者。不在荐限。仍望委度支盐铁分巡院内官同访察。各申报本使录奏。如除授后。访知所举不实。观察判官分巡院官。及知州上佐等。并停见任一二年。不得叙用。如缘在郡赃私事发。别议处分。其观察使奏取进止。敕旨。依奏。
开成元年二月。中书门下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