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折门戟。六月四日。长安西市。有豕生子。三耳八足。自尾分为二。
长庆二年六月乙亥。大风震电。坠太庙鸱吻。霹御史台树皆仆。其年十一月。频雪。后恒燠。水不冰冻。草木萌发。如正二月。
四年六月庚辰。大风吹败延喜景风门。
宝历元年十二月乙酉。夜有雾起。须臾遍天。雾上有赤氛。或深或浅。久而乃散。
开成元年闰五月。有群鸟万余。集唐安寺。逾月方散。
四年四月壬戌。有獐出太庙。
大中十一年十二月。舒州奏。有鸟人面绿毛。喙皆绀色。其声曰甘。人呼之为甘虫。
咸通元年七月戊戌。白虹横亘西方。十一月丁酉戌时。妖星初。出如匹练亘空。化为云。而没在楚分。
广明元年四月。大雨雹。大风拔京两街树十二三。东都长夏门内。古槐自拔而仆。殿宇鸱吻皆堕地。
中和元年五月。大风。天雨土。
二年七月丙午夜。西北有赤气如绛。竟天。其年九月。太原上言。诸山桃杏有花结实。其年十月。西北无云而雷鸣。天狗堕。
光启二年九月。白虹见西方。
光化二年春。有白气竟天如练。自西南彻东北而旋。
天佑元年四月。东京大风雨土。跬步不辨物色。日暄稍止。是年。昭宗移洛阳。车马以其日入京城。而有是变。朱氏革命之兆也。
其年十一月辛酉。有日黄色白晕。旁有青赤纽。
  太史局
久视元年五月十九日。改太史局为浑天监。不隶秘书省。天后召尚献辅拜太史令。固辞曰。臣久从放诞。不能屈事官长。遂改为浑天监。至七月六日。又改为浑仪监。长安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献辅卒。浑仪监依旧为太史局。隶秘书省。监官并废。至景龙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改为太史监。罢隶秘书省。景云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又改为太史局。隶秘书省。八月十日。改又为太史监。十一月二十一日。又改为太史局。二年闰九月十日。又改为浑仪监。开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又改为太史监。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改为太史局。隶秘书省。至天宝元年十月三日。改为太史监。罢隶秘书省。至干元元年三月十九日。太史监改为司天台。仍置五官正五人。司天台内。别置一院。名之曰通元院。应有术艺人。并征辟到京。皆于通元院安置。司天台总置官六十员。大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正四品。上丞三人。正六品上。主簿三人。正七品上。主事二人。正八品下。五官正各一人。正五品上。五官副正各一人。正六品上。五官灵台郎各一人。正七品下。五官保章正各一人。从七品上。五官挈壶正各一人。正八品上。五官监候各一人。正八品下。五官司历各一人。从八品上。五官司晨各三人。正九品上。观生历生七百二十六人。其台宜于永宁坊张守珪宅置。制曰。建邦设都。必稽元象。分曹列局。皆应物宜。灵台三星。主观察云物天文。正位在太微西南。今兴庆宫。上帝廷也。考符所合。以置灵台。宜令所司。量事修理。旧置在秘书省南。至宝应元年六月九日。司天少监瞿昙譔奏。司天丞请减三员。监候减二员。司辰减七员。五陵司五员。敕旨。依。初。天宝十三载三月十四日。敕太史监官。除朔望朝外。非别有公事。一切不须入朝。及充保识。仍不在点检之限。
大足元年九月十九日敕。在史局历生。天文观生等。取当色子弟充。如不足。任于诸色人内简择。
开元二十三年九月八日敕。太史局历生。每番留两人当上。余并七月一日上。至十月三十日下。
干元元年十月一日。权知司天监韩颖奏。司天台五官正。既职配五方。上稽五纬。臣请每至正冬朔望朝会。及诸大礼。并奏本方事。各依本方正色。其冠上加一星珠。仍永为恒式。从之。
大历二年正月二十七日敕。艰难以来。畴人子弟流散。司天监官员多阙。其天下诸州官人百姓。有解天文元象者各委本道长吏。具名闻奏。送赴上都。
开成五年十二月敕。司天台占候灾祥。理宜秘密。如闻近日监司官吏。及所由等。多与朝官并杂色人交游。既乖慎守。须明制约。自今以后。监司官吏。并不得更与朝官及诸色人等交通往来。仍委御史台访察。
  杂录
武德九年八月诏。私家不得辄立妖神。妄设淫祀。非礼祈祷。一切禁断。龟易五兆之外诸杂占亦皆禁止。
载初元年六月敕。相书及朔计家书。多妄论祸福。并宜禁断。
开元十年六月敕。百姓不得与卜祝人交游往来。
唐会要卷四十五
  功臣
武德元年八月六日。诏曰。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经纶天下。实仗群材。尚书令秦王。右仆射裴寂。或合契元谋。或同心运始。并蹈义轻生。捐家殉节。艰辛备履。金石不移。论此忠勤。理宜优异。官爵之荣。抑惟旧典。勋贤之议。宜有别恩。其罪非叛逆。可听恕一死。其太原元谋勋效者。宜以名闻。及所司进簿。尚书右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加恕二死。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宏基。都水监赵文恪。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卫尉少卿刘政会。鸿胪卿刘世龙。吏部侍郎殷开山。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库部郎中武士。骠骑将军张平高。左骁卫长史许世绪。李思行。李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