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伐渤海,以思温为汉军都团练使,力战拨扶馀城。身被数创,太祖亲为调药。

  太宗即位,以功擢检校太保、保静军节度使。天显十一年,唐兵攻太原,石敬瑭遣使求救,上命思温自岚、宪间出兵援之。既罢兵,改南京留守、卢龙军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兼侍中,赐协谋静乱翊圣功臣,寻改临海军节度使。

  会同初,从耶律牒樎使晋行册礼,还,加检校太师。二年,有星陨于庭,卒。上遣使赙祭,赠太师、魏国公。子延照、延靖,官至使相。

  耶律沤里思,六院夷离 蒲古只之後。负勇略,每战被重铠,挥铁槊,所向披靡。

  会同间,伐晋,上至河而猎,适海东青鹘搏雉,晋人隔水以鸽引去。上顾左右曰:「谁为我得此人?」沤里思请内厩马,济河擒之,并杀救者数人还。上大悦,优加赏赉。

  既而晋将杜重威逆于望都,据水勒战。沤里思介马突阵,馀军继之。被围,众言阵薄处可出,沤里思曰:「恐彼有他备。」竟引兵冲坚而出;回视众所指,皆大堑也。其料敌多此类。

  是年,总领敌烈皮室军,坐私免部曲,夺官,卒。

  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瑭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

  後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上顾通事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乃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

  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上不听。改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 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於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愤卒。

  论曰:初,晋因辽之兵而得天下,故兼臣礼而父事之,割地以为寿,输帛以为贡。未久也,而会同之师次滹沱矣。岂群帅贪功黩武而致然欤?抑所谓信不由衷也哉?模翰以功名自终,可谓良将。若延寿之勋虽着,至於觊觎储位,谬矣。利令智昏,固无足议。若乃成末衅以亏俊功,如解里者,何讥焉!

※校勘记

  一∶ 擒刺史师居等 师居 ,纪会同七年五月及旧五代史八二、通鉴并作尹居 。此是陈大任避金章宗父允恭嫌名改。

  二∶ 六年冬晋人背盟 六年二字原脱,据纪会同六年十二月补。

  三∶ 高行周至析城 按旧五代史八二、新五代史九、弘简录二○三及通鉴并称战高行周於戚城。

  四∶ 手杀其将王清 清,原作「靖」。据纪会同九年十一月、旧五代史九五、新五代史三三本传、国志三及通鉴改。

 





第七十七卷  列传第七

耶律屋质耶律吼何鲁不耶律安抟耶律洼耶律颓昱耶律挞烈

  耶律屋质,字敌辇,系出孟父房。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博学,知天文。

  会同间,为惕隐。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人皆  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横渡,隔岸相拒。

  时屋质从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太后得书,以示屋质。屋质读竟,言曰:「太后佐太祖定天下,故臣愿竭死力。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为今之计,莫若以言和解,事必有成;否即宜速战,以决胜负。然人心一摇,国祸不浅,惟太后裁察。」太后曰:「我若疑卿,安肯以书示汝?」屋质对曰:「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太后曰:「谁可遣者?」对曰:「太后不疑臣,臣请往。万一永康王见听,庙社之福。」太后乃遣屋质授书於帝。

  帝遣宣徽使耶律海思复书,辞多不逊。屋质谏曰:「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帝曰「彼众乌合,安能敌我?」屋质曰:「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借曰幸胜,诸臣之族执於李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