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卷,汉书补注一百卷,荀子集解二十卷,日本源流考二十二卷,外国通鉴三十卷,虚受堂诗文集三十六卷等。
  孙诒让,字仲容,瑞安人。父衣言,自有传。诒让,同治六年举人,官刑部主事。初读汉学师承记及皇清经解,渐窥通儒治经、史、小学家法。谓古子、群经,有三代文字之通假,有秦、汉篆隶之变迁,有魏、晋正草之混淆,有六朝、唐人俗书之流失,有宋、元、明校雠之羼改。匡违捃佚,必有谊据,先成札迻十二卷。
  又著周礼正义八十六卷,以为:“有清经术昌明,於诸经均有新疏,周礼以周公致太平之书,而秦、汉以来诸儒不能融会贯通。盖通经皆实事、实字,天地、山川之大,城郭、宫室、衣服制度之精,酒浆、醯醢之细,郑注简奥,贾疏疏略。读者难於深究,而通之於治,尤多谬盭。刘歆、苏绰之於新、周,王安石之於宋,胶柱锲舟,一溃不振,遂为此经诟病。诒让乃以尔雅、说文正其训诂,以礼经、大小戴记证其制度。研覃廿载,藁草屡易,遂博采汉、唐以来迄乾、嘉诸经儒旧说,参互绎证,以发郑注之渊奥,裨贾疏之遗阙。其於古制,疏通证明,较之旧疏,实为淹贯。而注有违牾,辄为匡纠。凡所发正数十百事,匪敢坏‘疏不破注’家法,於康成不曲从杜、郑之意,实亦无誖。而以国家之富强,从政教入,则无论新旧学均可折衷於是书。”识者韪之。
  光绪癸卯,以经济特科徵,不应。宣统元年,礼制馆徵,亦不就。未几卒,年六十二。所著又有墨子閒诂十五卷,目录、附录二卷,后语二卷。精深闳博,一时推为绝诣。古籀拾遗三卷,逸周书斠补四卷,九旗古义述一卷。
  郑杲,字东甫,迁安人。父鸣冈,为即墨令,卒於官。贫不能归,因家焉。杲事母孝。光绪五年,举山东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肆力於学,以读经为正课,旁及朝章国故,矻矻终日,视仕进泊如也。尝谓:“治经在信古传,经者渊海,传其航也。汉代诸儒,主乎此者不能通乎彼;唐、宋而降,能观其通矣,乃举古说而悉排之,惟断以己意。若是者,皆非善治经者也。”杲以母忧归,主讲泺源书院。服阕,迁员外。时朝政维新,两宫已积疑衅,杲独惓惓言天子当竭诚以尽孝道。具疏草,莫敢为言者。二十六年夏,荧惑入南斗,复上书请修省,不报。未几,卒。
  杲之学深於春秋,其言曰:“左氏明鲁史旧章,二传则孔、孟推广新意,口授传指。公羊明鲁道者也,穀梁明王道者也,左氏则备载当时行用之道。当时行用之道,霸道也。所以必明鲁道者,为人子孙,道在法其祖也。穀梁则损益四代之趣咸在焉。惟圣人蹶起在帝位者,乃能用之也。”其为说兼综三传,而尤致严於事天、事君、事亲之辨。谓:“春秋首致谨於元年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正月谨始也,必能为父之子,然后能为天之子矣。春秋之有三正,由其有天、君、父之三命也。春者天也,王者君也,正月者父也,将以备责三正,而单举正月,何也?事天、事君,皆以事亲为始也。”凡杲所论著如此。
  与杲同时者,有宋书升,字晋之,濰县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里居十年,殚心经术。易、书、诗均有撰述,尤精推步之学。法伟堂,字小山,胶州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官青州府教授,精研音韵之学,考订陆德明经典释文,多前人所未发。

  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
  孔廕植
  孔廕植,字对寰,孔子六十五代孙,世居曲阜。明天启初,袭封衍圣公。清顺治元年,世祖定鼎京师,山东巡抚方大猷疏言开国之初,首宜尊崇先圣。下礼部议,衍圣公爵及其官属,悉循明旧制。廕植朝京师,遣官迎劳。入朝,班列大学士上,赐宴,恩礼有加。四年,卒,遣山东布政使致祭。子兴燮袭。
  兴燮,字起吕。时年十三,生母陶抚以成立。稍长,事母甚孝,凝重有器识。饬庙庭,修礼乐,诸废悉举。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六年,卒。子毓圻袭。
  毓圻,字钟在。方幼,年十一,朝京师。圣祖召见瀛台,礼度如成人,奏对称旨。越二年,上幸学,召毓圻陪祀,太皇太后召入见,赐坐,问家世,具以对,赐茶及克食。辞出,命内臣送至宫门外,传谕从官善辅翼之。上御殿,毓圻从诸大臣朝参,及退,命自御道行,逡巡辞,上敦谕之,乃趋出。加太子少师。二十三年,上东巡,释奠孔子庙,留曲柄黄盖。谒林,周览遗迹,每事问,毓圻谨以对。因请扩林地,置守卫,除租赋,设百户,官秩视卫守备,皆许之。毓圻辑幸鲁盛典以进,复奏请重修孔子庙,白巡抚及河道总督,免县人河工应役。雍正元年,世宗命追封先圣五代王爵。十月,毓圻诣阙谢,疾作,上命医诊视,赐参饵。十一月,卒於京师,上遣内大臣奠茶酒。丧归,命皇三子及庄亲王允禄临奠,行人护行,赐葬,谥恭悫。毓圻工书,爱兰,自号曰兰堂。子传铎袭。
  传铎,字振路。康熙间赐二品冠服,袭爵后一年,世宗幸学,召传铎陪祀。传铎老,病足,命其子继溥代行礼。六月,孔子庙灾,传铎用明弘治间故事,率族人素服三日哭,疏引咎,上遣侍郎王景曾祭告。并传旨慰问。寻发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