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诽谤禁,有告者一切勿治。”庚寅,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开平、大同边。辛卯,参将安平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阯。戊戌,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是月,南京地屡震。
  夏四月壬寅,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帝览毕,即用玺付外行之。顾士奇曰:“今可语部臣矣。”设北京行都察院。壬子,命皇太子谒孝陵,遂居守南京。戊午,如天寿山,谒长陵。己未,还宫。是月,振河南及大名饥。南京地屡震。五月己卯,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以言事改御史,寻下狱。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秋七月己巳,上尊谥,庙号仁宗,葬献陵。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本纪第九宣宗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仁宗长子也。母诚孝昭皇后。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比长,嗜书,智识杰出。
  永乐七年,从幸北京,令观农具及田家衣食,作《务本训》授之。八年,成祖征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自是,巡幸征讨皆从。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每语仁宗曰:“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宣德元年。辛亥,谕边将严守备。甲寅,趣中官在外采办者还,罢所市物。
  秋七月乙亥,尊皇后为皇太后,立妃胡氏为皇后。辛卯,镇远侯顾兴祖讨大藤峡蛮,平之。乙未,谕法司慎刑狱。闰月戊申,安顺伯薛贵、清平伯吴成、都督马英、都指挥梁成帅师巡边。乙丑,杨溥入直文渊阁。八月戊辰,都指挥李英讨安定曲先叛番,大败之,定定王桑儿加失夹诣阙谢罪。壬申,诏内外群臣举廉洁公正堪牧民者。癸未,大理卿胡概、参政叶春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九月壬寅,葬昭皇帝于献陵。
  冬十月戊寅,南京地震,戊子,敕公、侯、伯、五府、六部、大学士、给事中审覆重囚。十一月戊戌,顾兴祖讨平思恩蛮。辛酉,恭禄为镇朔大将军巡边。十二月甲申,顾兴祖讨平宜山蛮。
  是年,哈密回回、满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爪哇、乌斯藏、瓦剌、浡泥入贡。
  宣德元年春正月癸卯,享太庙。丁未,太祀天地于南郊。癸丑,赦死罪以下运粮宣府自赎。己未,遣恃郎黄宗载十五人清理天下军伍。后遣使,著为令。二月戊辰,祭社稷。丁丑,耕耤田。丙戌,谒长陵、献陵。丁亥,还宫。三月己亥,荣昌伯陈智、都督方政讨黎利,败绩于茶笼州,乂安知府琴彭死之。癸丑,行在礼部侍郎张瑛兼华盖殿大学士,直文渊阁。
  夏四月乙丑,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充总兵官,讨黎利,尚书陈洽参赞军务,陈智、方政夺官从立功。五月甲午朔,录囚。丙申,诏赦交阯,许黎利自新。丙午,敕郡县瘗遗骸。庚申,召薛禄还。
  秋七月癸巳,京师地震,乙未,免山东夏税。己亥,谕六科,凡中官传旨,必覆奏始行。壬子,罢湖广采木。八月壬戌,汉王高照反。丙寅,宥武臣殊死以下罪,复其官。己巳,亲征高煦,命郑王瞻、襄王瞻墡居守,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将前锋,大赉五军将士。辛未,发京师。辛巳,至乐安,帝两遣书谕降,又以敕系矢射城中谕祸福。壬午,高煦出降。癸未,改乐安曰武定州。乙酉,班师。九丙申。”至自武定州,锢高煦于西内。戊戌,法司鞫高煦同谋者,词连晋王、赵王,诏勿问。
  冬十月戊寅,释李时勉,复为侍读。十一月乙未,成山侯王通击黎利于应平,败绩,尚书陈洽死之。十二月辛酉,免六师所过秋粮。辛未,录囚,宥免三千余人。乙酉,征南将军总兵官黔国公沐晟帅兴安伯徐亨、新宁伯谭忠,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帅保定伯梁铭都督崔聚,由云南、广西分道讨黎利,兵部尚书李庆参赞军务。
  是年,爪哇、暹罗、琉球、苏门答剌、满剌加、白葛达、撒马儿罕、土鲁番、哈密、乌斯藏入贡。
  二年春正月庚子,大祀天地于南郊。丁未,有司奏岁问囚数。帝谓百姓轻犯法,由于教化未行,命申教化。二月癸亥,行在户部待郎陈山为本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直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