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巫山,中。有巫山。大昌。下。有盐官。
  澧州澧阳郡,上。土贡:纹绫、纻綀缚巾、犀角、竹簟、光粉、柑、橘、恒山、蜀漆。户万九千六百二十,口九万三千三百四十九。县四:澧阳,望。有关山。安乡,中。贞观元年省孱陵县入焉。石门,中。有铁。慈利。中下。武德中置崇义县,麟德元年省入焉。本故崇州。
  朗州武陵郡,下。土贡:葛、纻綀簟、柑、犀角。户九千三百六,口四万三千七百六十。县二:武陵,上。北有永泰渠,光宅中,刺史胡处立开,通漕,且为火备;西北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开元二十七年,刺史李璡增修,接古专陂,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入城隍及故永泰渠,溉田千余顷;东北八十九里有考功堰,长庆元年,刺史李翱因故汉樊陂开,溉田千一百顷;又有右史堰,二年,刺史温造增修,开后乡渠,经九十七里,溉田二千顷;又北百一十九里有津石陂,本圣历初,令崔嗣业开,翱、造亦从而增之,溉田九百顷。翱以尚书考功员外郎,造以起居舍人,出为刺史,故以官名。东北八十里有崔陂,东北三十五里有槎陂,亦嗣业所修以溉田,后废。大历五年,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溉田千余顷。十三年以堰坏遂废;有枉山。龙阳。中上。
  忠州南宾郡,下。本临州,义宁二年析巴东郡之临江置,贞观八年更名。土贡:生金、绵、苏薰席、文刀。户六千七百二十二,口四万三千二十六。县五:临江,中下。有盐。丰都,中下。义宁二年析临江置。南宾,中下。武德二年析浦州之武宁置。有铁。垫江,中下。桂溪。中下。本清水,武德二年析临江置,天宝元年更名。
  涪州涪陵郡,下。武德元年以渝州之涪陵镇置。土贡:麸金、文刀、獠布、蜡。户九千四百,口四万四千七百二十二。县五:涪陵,中下。武德二年置,并置武龙县。又析涪陵、巴县地置永安县。开元二十二年省永安入乐温。宾化,下。本隆化,贞观十一年置,先天元年更名。武龙,中下。乐温,中下。武德二年析巴县地置,隶南潾州,九年来属。温山。下。本隶南潾州,后来属。
  万州南浦郡,下。本南浦州,武德二年析信州置。八年州废,以南浦、梁山隶夔州,武宁隶临州。九年复置,曰浦州。贞观八年更名。土贡:麸金、药子。户五千一百七十九,口二万五千七百四十六。县三:南浦,中。有涂祇监、渔阳监,盐官二。武宁,中下。梁山。中下。
  襄州襄阳郡,望。土贡:纶巾,漆器,库路真二品:十乘花文、五乘碎石文,柑,蔗,芋,姜。户四万七千七百八十,口二十五万二千一。县七:有府一,曰汉津。襄阳,望。贞观八年省常平县入焉。有岘山。邓城,紧。本安养,天宝元年曰临汉,贞元二十一年更名。谷城,上。武德四年以谷城、阴城置酂州,五年州废,二县来属。贞观八年省阴城入焉。有薤山。义清,中。贞观八年省南漳入焉,南漳本临沮。南漳,中下。本荆山,武德二年析南漳置,以县置重州,并置重阳、平阳、渠阳、土门、归义五县。七年省渠阳入荆山,省平阳入重阳,省土门、归义入房州之永清。贞观元年州废,以荆山来属,徙重阳于故重州,隶迁州。八年省重阳入荆山。开元十八年徙于故南漳,因改名。有荆山。乐乡,中下。本隶竟陵郡,武德四年以乐乡及襄州之率道、上洪置鄀州。贞观元年又领长寿,省上洪。八年州废,以长寿隶温州,乐乡、率道来属。宜城。上。本率道,贞观八年省汉南县入焉,天宝七载更名。有石梁山、阴山。
  泌州淮安郡,上。本昌州舂陵郡,治枣阳。武德五年以唐城山更名唐州,九年徙治比阳。天宝元年更郡名。天祐三年,硃全忠徙治泌阳,表更名。土贡:绢、布。户四万二千六百四十三,口十八万二千三百六十四。县七:泌阳,中。本上马,贞观元年省入湖阳,开元十三年复置,天宝元年更名。比阳,上。本淮安郡治,武德四年曰显州,领比阳、慈丘、平氏、显冈、桐柏五县。贞观二年省显冈。九年州废,县皆来属。慈丘,上。桐柏,中。武德初置纯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有桐柏山;有淮渎祠。平氏,中。有祈中山。湖阳,中。武德四年以县置湖州,贞观元年州废,来属。有蓼山。方城。上。本淯阳郡治。武德二年曰北澧州,领方城、真昌二县。贞观元年省真昌。八年曰鲁州,九年州废,以方城来属。
  隋州汉东郡,上。土贡:合罗、绫、葛、覆盆。户二万三千九百一十七,口十万五千七百二十二。县四:隋,上。武德四年省安贵县入焉。五年省平林、顺义县入焉。光化,上。枣阳,上。本隶唐州。武德五年省唐州之清漳县入焉。贞观元年又省唐州之舂陵县入焉。十年以枣阳来属。有光武山。唐城。上。开元二十六年以客户析枣阳地置。
  邓州南阳郡,上。土贡:丝布、茅菊。户四万三千五十五,口十六万五千二百五十七。县六:穰,望。武德四年析置平晋县,以新野置新州,寻废新州,以新野来属。六年省平晋县。又领深阳县,贞观元年省,乾元元年省新野,皆入焉。南阳,紧。武德三年以南阳及舂陵郡之上马置宛州,并置云阳、上宛、安固三县。八年州废,以上马隶唐州,省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