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数。

  沙州路。下。宋为沙州。西夏因之。太祖二十二年,克沙州,隶拔都大王。至元十四年,复置沙州。十七年,升沙州路总管府。以贫民乞粮,须白于肃州路,往来甚远,故升沙州为路。领州一:

  瓜州。下。宋为瓜州,西夏因之。西夏亡,州废。至元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亦集乃路。下。在肃州东北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沙碛。西夏立威福军。太祖二十一年,归附。至元二十三年,置总管府。旧领山丹、西宁二州,后并直隶行省。

  宁夏府路。下。西夏为兴州,升兴庆府,又改中兴。太祖二十二年,西夏主李璮以城降。中统二年,置行省于中兴府。至元八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九年,改为行中书省。十年罢。二十四年,以中兴府隶甘肃行省。二十五年,置宁夏路总管府。三十一年,分省按治宁夏。寻并归甘肃行省,领州三:按至元十二年,于中兴路改置怀远、灵武二县,分处新民。省并年分阙。

  灵州。下。宋为灵州,西夏改翔庆军,元初,仍立州。

  鸣沙州。下。宋灵州鸣沙县,西夏因之。元初,升鸣沙州。

  应理州。下。西夏为应理县。太祖二十一年,克应理县。后升为州。

  山丹州。下。宋为删丹县。西夏取之。置甘肃军。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分地。至元六年,行山丹城事,讹删为山字。二十二年,升为州。直隶行省。

  西宁州。下。吐番青唐城。宋改为西宁州。元初,章吉驸马分地。至元二十三年,置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

  兀刺海路。太祖二年,伐西夏,克兀剌海城。故城在龙骨山与山丹州接界。

卷四十九 志第十六
  ○地理四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领路四十二、府七,属府三,属州五十六,属县五十三。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

  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治中兴路。至元二十七年,置云南行御史台。二十九年,徙行御史台于西川,设云南道肃政廉访司。三十年。复立行台。大德二年,罢,复置肃政廉访司。又至顺二年,置云南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旧志不书,当为元统后所罢。

  中庆路。上。唐姚州。南诏蒙氏为善阐府。至大理段氏,以高智升领善阐牧,世有其地。宪宗三年,世祖征大理,收府八,善阐其一也。宪宗五年,置万户府十有九,分善阐为万户府四。至元七年,改为路。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路设达鲁花赤并总管。十三年,置云南行中书省,分置州县,改善阐为中庆路。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三:

  昆明,中,倚郭。宪宗四年,分其地立于户二。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具。二十一年,废州存县。寻又省官渡县入焉。富民,下。唐匡州。乌蛮酋些门些禾即其地筑马举笼城,号梨瀼甸。至元四年,立梨瀼千户所。十二年,改为富民县。宜良,下。唐匡州。蛮酋啰氏即其地筑啰哀笼城。宪宗六年,立宜良匡城及大池千户所。隶嵩盟万户府。至元十三年,升宜良州,领大池、匡地二县。二十一年,州罢为县,省二县入焉。

  州四:

  嵩盟州。下。旧志作嵩明,误脱盟字下半;《明一统志》可证。治沙札卧城。鸟蛮车氏等居此,后为枳氏所夺,因名枳硙。汉人尝立长州,筑金城及阿葛城,与蛮盟,故又名其地曰嵩盟。蒙氏置长州。段氏改嵩盟郡。宪宗六年,置嵩盟万户府。至元十二年,复改长州。十五年,升嵩盟府。廿二年,降为州。领县二:

  杨林,下,杂种蛮枳氏、车氏、斗氏、么氏所居。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因名羊林。宪宗七年,立羊林千户所。至元十二年,改为杨林县。邵甸。下。治白邑村。车蛮、斗蛮旧名为东甸,土音以东为邵。宪宗七年,立邵甸千户。至元二十二年,改为县。

  晋宁州。下。蒙氏改唐宁县为阳城堡部,段氏因之。宪宗七年,置阳城堡万户府。至元十二年,改晋宁州。旧领三县:晋宁、呈贡、归化。后并晋宁县入本州。领县二:

  呈贡,下。世为乌白些门些莫徒阿茶僰五种蛮所居,号晟贡城。宪宗六年,立呈贡千户所。至元十二年,析诏营、切龙、呈贡、雌甸、塔罗、和罗忽六城及乌纳山立呈贡县。归化,下。旧为安江城,有吴氏居之,因名大吴龙,后为些莫徒蛮永偈所据,世隶善阐。宪宗六年。分隶呈贡千户。至元十三年,割大吴龙、安江、安淜立归化县。

  昆阳州。下。南宁夷爨玩降,隋拜昆州刺史即此地,至唐没于南诏,其后大理以高氏治之,名巨桥城。宪宗并罗富等十二城,立巨桥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昆阳州,旧领三县:三泊、易门、河西,后并河西县入本州。领县二:

  三泊,下。僰、獠所居之地,后为大理所有,以隶善阐。至元十三年,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