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之故鄣、长城及阳羡、义乡五县立。
  南兰陵太守兰陵郡别见,领县二,户一千五百九十三,口一万六百三十四。
  兰陵令。别见
  承令别见,文帝元嘉十二年,以合乡县并承。《永初郡国》、何、徐并无合乡县。
  南东莞太守东莞郡别见,《永初郡国》又有盖县别见。领县三,户一千四百二十四,口九千八百五十四。
  莒令。别见
  东莞令别见,文帝元嘉十二年,以盖县并此。
  姑幕令,汉旧名。
  临淮太守,汉武帝元狩六年立,光武以并东海。明帝永平十五年,复分临淮之故地为下邳郡。晋武帝太康元年,复分下邳之淮南为临淮郡,治盱眙。江左侨立。《永初郡国》又有盱眙县,何、徐无。领县七,户三千七百一十一,口二万二千八百八十六。
  海西令,前汉属东海,后汉、晋属广陵。
  射阳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凌令,前汉属泗水,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属广陵。
  淮浦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属广陵。
  淮阴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属广陵。
  东阳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晋太康地志》属临淮。
  长乐令,本长乐郡别见,并合为县。
  淮陵太守,本淮陵县,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属临淮,惠帝永宁元年,以为淮陵国。《永初郡国》又有下相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属临淮。、广阳广阳,汉高立为燕国,昭帝更名。光武省并上谷,和帝永元八年复立。魏、晋复为燕国。前汉广阳县,后汉无,晋复有此也。二县。今领县三,户一千九百五,口一万六百三十。
  司吾令,前汉属东海,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属临淮。后废帝元徽五年五月,改名桐梧,顺帝升明元年复旧。
  徐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下邳,《晋太康地志》属临淮。
  阳乐令,汉旧名,本属辽西。文帝元嘉十三年,以下相并阳乐。
  南彭城太守彭城郡别见,江左侨立。晋明帝又立南下邳郡,成帝又立南沛郡。文帝元嘉中,分南沛为北沛,属南兗,而南沛犹属南徐。孝武大明四年,以二郡并并南彭城。领县十二,户一万一千七百五十八,口六万八千一百六十三。
  吕令。别见
  武原令,汉旧名。
  傅阳令,汉旧名。
  蕃令别见,义旗初,免军户立遂诚县。武帝永初元年,改从旧名。
  薛令别见,义旗初,免军户为建熙县。永初元年,改从旧名。
  开阳令,前汉属东海,章帝建初五年属琅邪。晋侨立,犹属琅邪,安帝度属彭城。
  杼秋令,汉旧名。
  洨令,前汉属梁,后汉、晋属沛。
  下邳令别见,本属南下邳。
  北凌令,本属南下邳,二汉无,《晋太康地志》属下邳。本名凌,而广陵郡旧有凌县,晋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凌县非旧土而同名,改为北凌。
  僮令别见,本属南下邳。南下邳有良城县别见,文帝元嘉十二年并僮。
  南清河太守清河郡别见,领县四,户一千八百四十九,口七千四百四。
  清河令。别见
  东武城令。别见
  绎幕令。别见
  贝丘令。别见
  南高平太守高平郡别见,《永初郡国》又有钜野、昌邑二县并汉旧名。今领县三,户一千七百一十八,口九千七百三十一。
  金乡令。别见
  湖陆令,前汉曰湖陵,汉章帝更名。
  高平令别见。文帝元嘉十八年,以钜野并高平。
  南平昌太守平昌郡别见,领县四,户二千一百七十八,口一万一千七百四十一。
  安丘令。别见
  新乐令,二汉无,魏分平原为乐陵郡,属冀州,而新乐县属焉。晋江左立乐陵郡及诸县,后省,以新乐县属此。
  东武令。别见
  高密令别见,江左立高密国,后为南高密郡。文帝元嘉十八年,省为高密县,属此。
  南济阴太守,二汉、晋属兗州,前汉初属梁国,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国,后还曰济阴。《永初郡国》又有句阳、定陶二县并汉旧名今领县四,户一千六百五十五,口八千一百九十三。
  城武令。别见
  冤句令,汉旧名。
  单父令,前汉属山阳。
  城阳令,汉旧名。
  南濮阳太守,本东郡,属兗州。晋武帝咸宁二年,以封子允,以东不可为国名,东郡有濮阳县,故曰濮阳国。濮阳,汉旧名也,允改封淮南,还曰东郡。赵王伦篡位,废太孙臧为濮阳王,王寻废,郡名遂不改。《永初郡国》又有鄄城县。二汉属济阴,《晋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