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服。
《吕氏春秋》曰:太公望封於齐,周公旦封於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曰:亲亲上恩,太公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後齐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有齐国,鲁日以削,至於仅,四十四世亡。
《史记》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鲁卫,地各四百,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太公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地土[○《太平御览》一百九十八作上。]不过百里,下三十,以辅卫王室。
又曰:驺忌见威王,王说之,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见之曰:善说,既有愚志,原陈诸前,髡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徵[○太平御览一百九十八作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必封不久矣。
《汉书》曰:李广与望气王朔语曰: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人,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後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耶,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太守,羌尝反,吾诱降八百馀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尔,朔曰:祸莫大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也。
汉杂事曰:天子太社,以五色为坛,封诸侯者,取其土,苴以白茅,授之,各以所封方之色,以立社於其国,故谓之受茅土,汉兴,唯皇子封为王者得茅土,其他臣,以户赋租入为节,不受茅土,不立社。
《东观汉记》曰:上封功臣,皆为列侯,大国四县,[○原讹丝,据冯校本改。]馀各有差,博士丁恭等议,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於雷,上曰: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封功臣地多而灭者也,乃遣谒者,即授印绶。
又曰:冯勤使典诸侯封事,勤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地势丰王,不相逾越,莫不厌服焉,自是封爵之制,非勤不定
《白虎通》曰:受命之王,致太平之美,群臣上下之功,故尽封之,及中兴征伐,大功皆封,盛德之士亦封之,以德封者,必试之为附庸,三年有功,因而封之五十里,元士有功者,亦为附庸也,其位大夫有功,成封五十里,卿成封七十里,公成封百里。
又曰: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故列土分疆,非为诸侯,张官设府,非为卿大夫,皆为民也。
《盐铁论》曰:昔太公封营丘之墟,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於是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功,是以邻国交於齐,财畜货殖,世为夤,管仲相桓公,袭先君业,轻重之变,南服獬,而霸诸侯,袁子曰:今有卿相之才,居三公之位,修其治政,以宁国家,未必封侯也,今军政之法,斩一牙门将者封侯,夫斩一将之功,孰与安宁天下者乎,夫斩一将之功者封侯,失封赏之意也。
《相书》曰:天中容半印,封侯。
又曰:天中正舀如刀者,封侯。
《周易》曰: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左传》曰:齐庄公为勇爵,殖倬郭最欲与焉,州绰曰:东闾之役,臣左骖迫,还於门中,识其枚数,其可以与乎,公曰:子为晋君也,对曰:臣为隶新。
《管子》曰:爵不尊,禄不重者,不与图难犯危,以其道为未可以求之也,是故先王制轩冕,足以著贵贱,不求其美,设爵禄,足以守其服,不求其亲,使君子食於道,小人食於力。
《孟子》曰:有天爵,有人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菲涮炀簦而人爵从之,菲涮炀簦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
《商君书》曰:明主之所贵唯爵,爵赏不荣,其民不急,列爵不显,则民不事,爵易得,则民不贵禄,赏不道,则民不以死争位也。
又曰: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农战,而以功言虚道,此谓劳民者,其国必削。
周官礼曰: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
又曰:公执桓圭。
又曰: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又曰:诸侯诸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
又曰:侯用信圭。
又曰: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又曰:伯用躬圭。
又曰: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又曰: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
又曰:子执翔怠
又曰: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