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允谐钟山巍巍。圣德光辉,奄有九围大江滔滔。圣德深高,地载天包,钟山苍苍,大江洋洋。圣德隆昌,自西自东,朔南承风车书混同天命谆谆。圣子神孙,万万年春,愚臣拜手,圣皇万寿,天长地久。宫阙,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奉先殿、武英殿、文华殿、乾清宫、坤宁宫、柔仪殿、春和殿、文楼、武楼、文渊阁、东角门楼、西角门楼、奉天门、东角门、西角门、中左门、中右门、后左门、后右门、左顺门、右顺门、武英门、文华门、春和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左阙门、右阙门、社街门、庙街门、端门、承天门、庙左门、社右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洪武门、东华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安门、西华门、西中门、西上南门、西上北门、西安门、玄武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安门、亲蚕之门已上皆宫门朝阳、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清凉、定淮、仪凤、钟阜、金川、神策、太平已上皆城门沧波、高桥、上方、夹冈、风台、大驯象、小驯象、大安德、小安德、江东、佛宇、上元、观音、姚坊、仙鹤、麒麟已上皆外城门山川、钟山一名蒋山,在城东北周回六十里,高一百五十八丈,东连青龙山,西接青溪,南有钟浦,下入秦淮,北接雉亭山,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葬于此,吴大帝为立庙,封曰蒋侯。大帝祖讳钟因改曰蒋山。石头山,按《舆地志》环七里一百步,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山上有城,因以为名,吴孙权修理,因改曰石头城。今城於其上壁以砖石,雄壮险固。甚得控制之胜。
  覆舟山,一名龙山,一名龙舟山,在今太平门内教场,北周回三里,高三十一丈,北临玄武湖,状若覆舟,宋武帝又改名玄武山。鸡鸣山,旧名鸡笼山,在覆舟山西周回十馀里,高三十丈,状如鸡笼,因名。今改鸡鸣山。宋元嘉中立儒馆於北郊,命雷次宗居之。今置国子子学於山之左,又建浮图于上,以祠宝志。
  石灰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周回三十里,高十丈,晋元帝渡江,王导建幕府於此。旧名幕府山,上有虎跑泉,仙人台。狮子山:在仪凤门北,与马鞍山接,周回十馀里,高三十丈,又旧名虚龙。国朝以其形名之。
  马鞍山:在清凉门与石头城相接,西临大江,高十五丈,以形似得之。青龙山:在城东南二十馀里,周回二十里,高九十丈。
  方山:一名天印山,在城东南三十里,周回二十馀里,高一百一十六丈,四面方正如城。秦始皇凿方山长陇为渎入江,曰秦淮。吴大帝尝为葛玄立观于此。
  聚宝山:在聚宝门外雨花台侧,上多细玛瑙石,因名聚宝山,今置钦天回回监于此。
  牛首山:旧名牛头山,状如牛头,因名,周回四十馀里,高一百四十丈,一名天阙山,中有石窟不测浅深,在西南二十里,刘宋南郊坛在焉。三山:在城西南四十馀里,旧三山矶,周回四十里,三峰连出大江,东岸高二十馀丈,吴津济道也。太白诗云:三山半落青天外。即是。大江:自京城西南来,经西北东流入海。秦淮:旧传秦始皇时,望气者言金陵有天子气,东游以厌当之,凿方山断垄为渎入江,故曰秦淮。玄武湖:亦名蒋陵湖,
  秣陵湖,在太平门外,周回四十里,晋元帝所浚以习舟师,又名北湖,宋元嘉中有黑龙见,因改玄武湖,有沟南入于秦淮。
  太子湖:一名西池,吴宣明太子所浚,晋明帝为太子,修西池,多养武士,於内筑土为台,时入呼为太子西池。梁昭明植莲於于此,在鸡鸣山北。
  稳舡湖:在佛宁门外,国朝新开通江水,於此泊舟,以避风涛。清溪:吴赤乌四年,鉴东渠石清溪,通城北堑潮氵育以氵曳,玄武湖水旧有九曲,今上元县南,迤逦而西,循旧内府东南出至府学墙下皆清溪之旧曲通秦淮其竹桥玄津升平复成淮清柏川,鼎新,斗门,西虹,内桥,会同等桥,皆此水所通。
  太平堤,在太平门外。国朝新筑,以备玄武湖水,其下曰贯城,以刑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在其西,皆执法之司。以天市坦有贯索星故名焉。玉涧:在蒋庙侧缘山涧是。东涧:在钟山,宋熙寺基之东。竹港:在观音门外,去城三十馀里。天地坛:在正阳门外,山川坛东,按古以南北二郊分祭,扫地以行事。国初尝因之,风雨寒暑屡致弗调。皇上断自宸衷,以王者父天母地,无异祭之理,乃以天地合坛而祭。配以仁祖淳皇帝,严以殿宇左右列坛,以日月星辰,岳镇海渎,风云、雷雨、山川,太岁。历代帝王,天下神祗,及府城隍之神从祀,礼意拯殷,定为万世之制。每岁率以正月中旬亲祀,至为简当,自此年谷顺成,祯祥叠见。
  社稷坛:在端门之右,旧尝分祭有乖礼意者多。皇上历考古制,互有不同,以为五土生五谷,所以养夫民者也。分而祭之,生物之意,若无所施,於是合祭于一,春祈秋报岁率二祀。太庙:在端门之左,龙江坛:国朝新建在金川外,凡行幸出师,亲王之国,则祀于此。帝王庙:国朝新创,凡古之圣帝明王,下及历代开基创业之君,制治保邦之主,能遗法于后世者,皆於此祀之。庙在鸡鸣山阳。城隍庙:南唐在城西北,元在太庙街。
  国朝初建斗门桥东,今在鸡鸣山南。真武庙:宋太平兴国二年置,在清化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