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息。时人咸以为贞正所致。
《梁书》曰:羊侃迁都官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用事,与之并居,未尝游造。有宦者张僧胤候,侃曰:“我床非阉人所坐。”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後周书》曰:梁元帝以沈重领江陵,迁都官尚书,领羽林监察;又令重於合欢殿讲《周礼》。
比部郎中比部员外郎
《六典》曰:比部郎中、员外郎,掌勾诸司百僚俸料、公廨、赃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数物,以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凡内官料俸以品第高下为差,外官以州、县、府之上、中、下为差。
《魏志》曰:何贞奏《许都赋》,明帝奇之,擢为比部郎中。
李绰《尚书故实》曰:杜牧尝於宰执求小仪,不遂;请小秋,又不遂。尝梦人谓曰:“辞春不及秋,昆脚与皆头。”後果得比部员外。
司门郎中司门员外郎
《六典》曰:司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诸门及关出入往来之籍赋,而审其政。凡关二十有六,而为上中下之差。所以限中外,隔华夷,设险作固,闲邪正禁者。
《周礼□司徒职□司门》:下大夫二人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贿货。凡财物犯禁者举之,以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
礼部尚书
《六典》曰:礼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飨、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属,皆质正焉。
《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伯夷,汝作秩宗。”
《家语》曰:父子不亲,长幼失序,君臣上下乖离异志曰不和,不和则饬宗伯。”(饬谓整摄。)
《後魏书》曰:孝文车驾征马圈,留宋弁以本官兼祠部尚书,摄七兵事。及行,执其手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令卿绾摄二曹。”弁顿首辞谢。(东晋始置祠部尚书,宋、齐、梁、陈、后魏、北齐皆同。东晋至隋乃更为礼部尚书。)
礼部侍郎
《唐书》曰:韦陟为礼部侍郎。陟好引接後辈,尤鉴於文,虽词人後生靡不谙练。曩者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陟先责旧,乃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後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
又曰:贾至转礼部侍郎,是岁至以时艰岁歉、举人赴省者,奏请两都分试,从之。两都试举人,自此始也。
又曰:高郢拜礼部侍郎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声名。每岁冬,州府荐送後惟追奉宴集,罕肄其业。郢性刚正,尤嫉其风。既领职,拒绝请托,虽同列通熟无敢言者。志在经艺,专考程试。凡掌贡部三岁,进幽独,抑浮华,朋滥之风翕然一变。
又曰:贬刘太真为信州刺史。太真为礼部侍郎,性惬懦诡随。其掌贡举,宰臣、姻族、方镇子弟先收擢之。又尝叙陈少游勋鼓庵桓文,大招物议,因斯贬。
礼部郎中
《六典》曰:礼部郎中、员外郎掌二尚书、侍郎,举其仪制而辨其名数。
《梁书》曰:武帝谓徐勉云:“今帝业初构,须一人有学艺解朝仪者为尚书仪曹郎。”勉曰:“孔休源识见清通,详练故事,自晋宋《起居注》略诵上口。”遂拜为仪曹郎。
礼部员外郎
《唐书》曰:韦叔夏授春官员外郎,则天将拜洛及享明堂,皆别受制,共当时大儒祝钦明、郭山恽撰定仪注。凡所立议,众咸推服之。
祠部郎中祠部员外郎
《六典》曰:祠部郎中、员外郎,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凡祭祀之名有四:一曰祀天神,二曰祭地祗,三曰:享人鬼,四曰释奠於先圣先师。其差有三:若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祗、神州、宗庙为大祀,日、月、星、辰、社稷、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孔宣父、齐太公、诸太子庙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众星、山林、川泽、五龙祠等及州县社稷、释奠为小祀。
《梁书》曰:贺德基少游学都下,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车服故弊,盛冬止衣夹襦裤。尝於白马寺前逢一妇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门,脱白纶巾以赠之,乃谓曰:“君方为重器,不久贫寒,故以此相遗耳。”问姓名,不答而去。德基於《礼记》称为精明,位尚书祠部郎,虽不至大官,而三世儒学俱为祠部郎,时论美其不坠。
主客郎中主客员外郎
《六典》曰:主客郎中、员外郎,掌二王後及诸蕃朝聘之事。
《後汉书》何远少有美望,公府中十辟,一无所就。由是名重华夏,起家为尚书主客郎。
膳部郎中膳部员外郎
《六典》曰:膳部郎中、员外掌邦之牲豆、酒膳,辨其品数。凡郊祀天地、日月、星辰、岳渎,享祀宗庙、百神。在京都者,用牛羊豕,涤养之数,省阅之仪,皆载於廪牺之职焉。
《五代史□后唐书》曰:膳部郎中郑□先奏:“诸司诸使职掌人吏,乘暖坐带银鱼席帽,轻衣肥马参杂,庭臣尊卑无别,污染时风,请下禁止。”上嘉其事,促行之;中书覆为“不可”;赵凤亟言於执政曰:“此礼诫人,不可不切。”为权吏所庇,竟寝其事。
工部尚书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