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石穴,行数十步,豁然平博,问是何所?人答云:“小成都”。後更为求之,不知所在。
《地理志》曰:九陇县,晋置。以县有九曲山为名。
蜀州
《十道志》曰:蜀州,唐安郡。本汉江源县,属蜀郡。莽曰邛原。
《魏志》曰:蜀州鸣鹤山,张陵客蜀,学道於此山,造作符书以惑百姓。
又《益州记》曰:张道陵登仙之所,传云陵为腹蛇所吸,人以为登仙。
《蜀记》曰:青城县因山得名,山上有黄帝授道坛。
又《玄中记》云:山有穴,潜行分为三道,各通一处。
邛州
《十道志》曰:邛州,临邛郡。《禹贡》梁州之域。汉武置十三州,在益州之部。
《周地图记》曰:梁武陵王萧纪於蒲水口置邛州。南郡邛来山,因以为名。
《史记》曰:蜀卓氏之先,赵人。秦破赵,卓氏独夫妻推辇而行,曰:“吾闻汶山之下,沃野,有蹲鸱。”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因铜山铸钱此也。
《蜀记》曰: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高节竹植於邛山,号曰邛竹。今缘山皆是,可为杖。
《蜀志》曰:临邛有火井,诸葛亮一窥更盛。
《博物志》曰:後人以家火投之,火即灭,至今不然。
普州
《十道志》曰:普州,安岳郡。《禹贡》梁州之域。汉武十三州,在益州之部。今州境则汉之资中、牛な、垫江,後汉之德阳等四县。
雅州
《十道志》曰:雅州,卢山郡。《禹贡》梁州之部。汉武十三州,在益州之部,即秦严道县也。
《蜀记》曰:秦灭楚,徙楚严王之族於此,故谓之严道。
《汉志》曰:严道,属蜀郡。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王莽曰严治。
《郡国志》曰:汉源县有离崖,即蜀守李冰所凿离堆,即古雅也。
又曰:严道县有九折阪,即王阳回辔之所。
泸州
《十道志》曰:泸州,泸川郡。《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巴子国。秦属巴郡。汉属犍为郡。
《汉志》曰:江阳,属犍为郡。
《十道志》曰:泸州,本汉江阳县地。
诸葛亮《出师表》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茂州
《十道志》曰:茂州,通化郡。《禹贡》梁州之域。本冉ζ国,汉以为郡。
《史记》曰:南越破後,冉ζ等皆震惧,请臣置吏。以冉ζ为汶山郡守。
翼州
《图经》曰:翼州,临翼郡。秦之土地与益州同。二汉属蜀郡,本汉之蚕陵也。
《汉志》曰:蚕陵,属蜀郡。王莽曰步昌。
当州
《十道志》曰:当州,江源郡。《禹贡》梁州之域。周为雍州之境。
《後周书》曰:天和元年,雁门公纥干略於此讨浑胡,因置同昌郡。
悉州
《十道志》曰:悉州,归诚郡。《禹贡》梁州之域,古西羌地。
《图经》曰:唐显庆三年,割当州三十里左封县,界内有悉唐川,因立为悉州。
静州
《图经》曰:静州,静川郡。土地与当州同。唐永徽四年,置静州于唐县,以理夷落。
拓州
《图经》曰:拓州,蓬山郡。土地与当州同。唐显庆三年,于此置拓州。取其开拓封疆为名。
恭州
《图经》曰:恭州,恭化郡。北接土蕃,土地与当州同。唐显庆中,置恭州。取恭慕王化为郡之名。
维州
《十道志》曰:维州,维川郡。
《蜀志》曰:姜维、马忠督将军张嶷北讨汶山叛羌。即此也。
《图经》曰:武德中,白苟羌首领以地内附,因於羌故维城置维州以领之。
奉州
《图经》曰:奉州,□山郡。本蛮夷之地,南接土蕃,为夷落之极塞。武德中,羌夷内附,因立奉州。取其奉顺王命为名。

《十道志》曰:州,越郡。本益州西外夷,汉初为邛都国。
《史记》曰:西南夷滇以北君长十数,邛都最大。
《汉志》曰:越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集。属益州。应劭曰:故邛都国也。有水。言越以此水彰休盛也。
《九州要记》曰:之西,夷人身青而有文如龙鳞。
《博物志》曰:越国有牛,稍割取肉,经日必复生如故。又《玄中记》曰:割而复生,名曰及牛。
《十道记》曰:越有泸水,四时多瘴气。三四月间发,人冲之立死。非时,中人多闷绝。唯五月上伏即无害。故诸葛亮征越,上疏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又《地记》曰:今昆明道渡所,见有武侯道在。
又《十道记》曰:水浚而偈,土人以牛皮为船,方涉津恪
《九州要记》曰:台登县有奴诺川、鹦鹉山,黑水之间,若水出其下。即黄帝子昌意降居若水是此。
《汉志》曰:旄牛,属蜀郡。鲜水出徼外,南入若水。若水亦出徼外,南至大恕#旄牛,即今台登县。)
姚州
《十道志》曰:姚州,□南郡。盖夷越之地,亦为滇王国。汉武开之,置益州郡。有滇池泽。後因为益州之□南、弄拣二县也。
《汉志》曰: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王莽曰新就。故滇王国也。有滇池大泽,又有弄拣县焉。
《华阳国志》曰:滇濮、勾町、夜郎、叶榆、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