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天下皆见之,故合群臣与百姓,纳之大麓之野,然後授舜,以明己禅也。
《张耳传》曰:高祖从平城还,过赵,赵王自上食,礼甚卑。高祖箕踞。赵相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上过欲宿,心动,问:“县名为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柏人,今尧山县。)
冀州
《十道志》曰:冀州,信都郡。
《元和郡县图》曰:春秋时属晋。七国时属赵。在秦属钜鹿郡。
李公绪《赵记》曰:赵孝成王造坛台之宫为赵都,朝诸侯,故曰信都。
《史记》曰:秦时有说客说张耳曰:“两君羁旅,难以独立;立赵後,扶以义,可以就功。”乃求赵歇,立为赵王,居信都。
《汉书》曰:项羽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居信都,改曰襄国。
《晋书》曰:张宾说石勒曰:“襄国因山凭险,实形势之国,可都之。”遂都於此。
《晋书》曰:初,童谣云:“古在左,月在右,让去言,或入口。”“古在左,月在右”,胡字也。“让去言”,襄字也。“或入口”,为国也。寻为石勒所都。
《後汉书》曰:王郎僭号,河北悉应。光武自蓟南行,至下博,惶惑不知所之,有白头父在道傍,指曰:“努力!信都为长安守。”光武即驰赴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
《魏志》曰:韩馥为冀州牧,公孙瓒欲袭之。袁绍使高环眇ィ令以冀州让绍。馥素忄匡怯,因然其计,馥长史耿武谏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现十年。袁绍孤客穷军,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杀,奈何以州与之?”馥不从,以州与绍。
卢植《冀州风土记》曰:冀州,圣贤之泉薮,帝王之旧地。
《十三州志》曰:冀州之地,古京也。人患剽悍,故语曰:“仕宦不偶值冀部。”
《後汉书》曰:王郎起,光武自蓟南驰,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冯异抱薪,邓禹鸹穑光武对灶燎衣。异进麦饭兔肩。
《魏志》曰:太祖拔邺,领冀州牧,或说太祖“宜复古置九州,冀州所制者广,天下服矣。”太祖将从之,荀T唬骸叭羰牵则冀州当得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所夺者众。今分冀州,将皆动心。一旦生变,天下未易图也。”公从之。
赵州
《元和郡县图》曰:赵州,赵郡。《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为邯郸郡。汉为常山郡平棘县地,又赵国。自两汉及魏,以封建子弟。
《赵记》云:女子盛饰冶容,习丝竹,长袖,倾绝诸侯。
《左传》曰: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伐晋,取棘蒲。(即今平棘县也。)
《史记》曰:苏秦说赵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於赵。赵地方二千里,西有常山,南有漳河,东有清河,北有燕代。”
《汉志》曰:元氏,属常山县。王莽曰井关亭。赵公子元之封邑,故曰元氏。
《後汉书》曰:光武北征彭宠,阴后从行,生明帝於元氏传舍。章帝幸元氏,祠光武、显宗於县舍,又祠显宗於始生堂,皆奏乐,用新诗,复元氏祖。
《十道志》曰:高邑县,赵房子之邑,《竹书纪年》作鲂子。汉以为高阝县。後汉复改为高邑。
《後汉书》曰:光武至高阝,群臣请即帝位,於是设坛场於高阝南千秋高亭五成陌。(今赵州柏乡县。)
镇州
《十道志》曰:镇州,常山郡。
《元和郡县图》曰:《禹贡》冀州之域。周为并州地。春秋时为鲜虞国。战国时属赵。秦兼天下,为钜鹿郡。
《十三州志》曰:真定,本名东垣,以河东有垣,故此加东耳。
《汉书》曰:高祖时,代相陈穹矗使赵利守东垣。上自攻之,不下,卒骂帝,帝怒,增兵急攻城,斩骂者,改曰真定。
《汉志》曰:井陉,属常山郡。
《穆天子传》曰:天子猎于蒙健W⒃唬貉唷⒄晕缴郊刮茫即今井陉是。
《史记》曰:秦始皇十八年,攻赵,王剪下井陉。
《元和郡县图》曰:灵寿县,本中山国都也。
《十三州志》曰:中山武公本周之同姓,其後桓公不恤国政。晋太史馀见周王,王问之:“诸侯孰先亡?”对曰:“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臣观之,中山其先亡乎?”其後魏乐羊为文侯将,拔中山,封之灵寿。
《战国策》曰:九门县本有九室而居,赵武灵王改为九门县。
《史记》曰:赵惠王三十八年,蔺相如城九门大城。
定州
《十道志》曰:定州,博陵郡。《禹贡》冀州之域。虞舜十二州,盖井州之域。春秋时鲜虞白狄之国,後改为中山国。
张曜《中山记》曰:郡理中山,以其城中有山,故谓之中山。又云:郡治中人城。
《汉志》曰:卢奴县,属中山国。卢水出焉。
《图经》曰:安喜县,即古卢奴县也。有黑水故池,深而不流;俗谓黑水为卢,不流为奴。
《汉书□外戚传》曰:宣帝母王夫人,微时与父泣别於柳宿城。(在丰义县。)
《十道志》曰:唐县,本春秋时鲜虞邑也,汉为唐县地。
《汉志》曰:唐县,属中山国。王莽曰和亲。故尧国也。尧为唐侯,邑於此。尧山在唐东北望都界。孟康曰:晋荀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