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故徙县于襄陵,谓之襄邑县。
《陈留风俗传》曰:襄邑县南有涣水、雎水,传曰睢、涣之水出文章,故有黼黻藻锦,日月华虫,以奉天子宗庙御服焉。
《左传》曰:宣二年,郑破宋师于大棘。杜预曰:在襄邑。
《後汉地理志》曰:陈留郡已吾有大棘乡。
《国都记》云:封丘,卫地,故燕之延乡也。高与项羽战,战于延乡,有翟母免其难,故以延乡封翟母焉。
《汉志》曰:封丘,属陈留郡。孟康曰:春秋时,败翟于长丘,今翟沟是也。
《汉志》曰:尉氏,属陈留郡。应劭曰:古狱官曰尉氏,郑之别邑也。瓒曰:郑大夫尉氏之邑,遂以为邑。师古曰:郑大夫尉氏亦以掌狱之官故为族耳。
《後汉地理志》曰:陈留郡尉氏有陵树乡,乡北有泽,泽北有天子苑囿,有秦乐厩,汉以驯养猛兽。
《汉志》曰:外黄,属陈留郡。张晏曰:魏郡有内黄,故加外耳。瓒曰:县有黄沟,故依之也。
《左传》曰:惠公败宋师于黄。杜注:外黄县东有黄城。
《陈留风俗传》曰: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於皇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招魂於野,有丹蛇洒濯入梓宫,其浴处仍有遗洹#ㄆ浯υ谛』疲属陈留。)
《汉志》曰:长垣,属陈留郡。莽曰长固。
孟康曰:春秋会於匡,今匡城是。
《晋地道记》曰:长垣,故卫,故匡城地,孔子所厄处也。
《地道记》曰:承匡城在县西,《左传》文十一年,会晋莴沼诔锌锸且病
《汉志》曰:鄢,属陈留。莽曰顺通。
《左传□隐公》曰:郑伯克段于鄢。
又:郑太叔侵郑,至于廪延。注曰:县北有延津,《後汉地理志》曰:“即酸枣也”。
《战国策》云:齐欲发辛取周九鼎,颜率曰:“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於沙海之上,为日久矣。(沙海属浚仪。)
《陈留风俗传》曰:县有仓颉、师旷城,其城有列仙吹台,梁王增筑之,以为吹台。(俗号繁台。)
《史记》曰:大梁城有十二门,东门曰夷门。隐士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抱关者。魏公子无忌厚遗之,不肯受。
《水经》曰:大禹塞荥阳泽,开渠以通淮、泗,名莨菪渠,即汴渠也。汉平帝时,河、汴决坏。後明帝遣使者修治汴渠。至隋大业中,更令开导,名通济渠,引河水入汴口,自大梁之东,引入泗,连于淮,至江都宫入于海。亦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植柳。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杨、益、湘南至交、广、闽中,公私漕运商旅,轴轳相接。
《隋书》曰:大业元年,以汴水迂曲回复稍难,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入,号通济渠。
西京河南府
《十道志》曰:洛州,周之旧都,《禹贡》豫州之域。
《尚书□洛诰》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伤西,惟洛食。又卜伤东,亦惟洛食。”(言先卜河北黎水,不吉。又卜涧芍间,乃吉。)
《周礼□司徒职》曰: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又曰:午为鹑午,周之分野。自柳九度,至张十七度,七星,周之分野。
《周书》曰: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于洛,北因邙山,以为天下之凑也。
《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於是遂筑新邑,营定九鼎,以为王之东都。
《汉书》曰:高祖欲都洛阳,戍卒娄敬求见上曰:“陛下都洛阳,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积德十馀世。公刘避狄居豳。大王以狄伐故,去豳,之岐,国人争归之。文王为西伯。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不期而会。成王即位,周公之属辅相焉,乃营成周於洛邑,以为天下中,四方纳贡,道里均,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务以德致人,不令後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衰,乃分为二,天下莫朝,周不能制,形势弱也。今陛下用兵取天下,百姓肝脑涂地,而欲比隆周室,臣以为不侔矣。不如都秦。”帝以问张良,良曰:“洛阳虽险,其中不过百里,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不如都关中,娄敬之说是也。”
《博物志》曰:周在中枢,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险之国。武王克殷,定鼎郏辱阝,以为东都。
皇甫谧《帝王世纪》曰:周公相成王,以酆、镐偏在西方,职贡不均,乃使邵公卜居洛水之阳,以即中土。
《元和郡县志》曰:河南府,三代皆为都邑,周公营之为成周。秦为三川郡。汉为河南郡,後汉光武都之。
《左传》曰:初,平王东迁,辛有靡链ǎ见被涠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
《帝王世纪》曰:周襄王十五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果验辛有之言。
又曰:晋赵鞅纳王使,汝宽守阙塞。服虔曰:阙塞,南山伊阙也。
《史记》曰: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