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苑》曰:汉末大乱,宫人、小黄门上墓树上避兵,食松柏实,遂不复饥,举体生毛,长尺许。乱离既平,魏武闻而始收养,还食厦祝齿落头白。
《少神境记》曰:荣阳南有石室,室後有孤松千丈。常有双鹄,晨必接翮,夕辄偶影。传云:昔有夫妇二人,俱隐此室中,年既数百,化为双鹄。一者失之,寻为人所害;一者独栖此松,茕立哀唳。
《玄中记》曰:松脂沦入地中,千岁为伏神伏苓。
《博物志》曰:荒乱不得食,可细切松柏叶,水送令下,随能否,以不饥为度,粥清送为佳。当用柏叶五合,松叶三合,不可过度。
《嵩高山记》曰:嵩高丘有大松树,或百岁、千岁。其精变为青牛,或为伏龟。彩食其实,得长生。
《□南记》曰:□南有丈松,子如新罗松子。
周景式《庐山记》曰:石门岩即松林也。南临石门涧,涧中仰视之,离离骈麈主尾,号为麈尾松。西岭异然如马鬣。又叶五粒者,名五粒松,服之长生。
《范子计然》曰:松脂出陇西,如胶者善。
《圣贤冢墓记》曰:《东平王无疆传》云:“王归国,思京师。後薨,葬东平,其冢上松柏皆西靡。”
《汉武内传》曰:药,松柏之膏,服之可延年。
焦赣《易林□需之坤》曰:温山松柏,常茂不落。
《广州先贤传》曰:顾琦至孝。母丧,琦独立坟,历年乃就。居丧逾制,种松柏成行。
王羲之《游郡记》曰: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在岛屿上。皆生松,故曰噬门也。
《豫章记》曰:徐孺子墓在郡南。时杜牧守徐兴于墓边种松,太守谢景立碑,太守夏侯嵩於辈颠立思贤颂碑,今并在。松大合抱。
《本草经》曰:松脂,一名松膏,一名松肪,味苦,温中,久服轻身延年。
《世说》曰:孙兴公,自言见止足知分。斋前种一株松。高世远时邻居,谓孙曰:“松树子非不森然可怜,但永无栋梁耳。”孙公曰:“枫柳虽复合抱,亦曷所施也?”
又曰:李玄礼冽冽,如长松下风;周君飕飕,如小松下风。
《金楼子》曰:梁武帝拜山陵,杖而後起,涕泪所洒,松为变色。
《颜氏家训》曰:齐世有席毗者,清恢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词藻,譬若朝菌,须臾之玩,非弘材也!岂若吾徒,比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可哉!”
《西京杂记》曰:东都龙兴观有古松树,枝偃倒垂,相传云已经千年。常有白鹤飞止其间。蔡孚赋《偃松》篇,玄宗赐和御书,刻石记之,公卿咸和焉。
《晋阳记》曰:郡西北有松树,枝条郁茂,垂阴数亩。传云陶桓公样柯成此树。
《梦书》曰:松为人君。梦见松者,见人君之徵也。
宋玉《风赋》曰:夫风缘於太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
《扶风歌》曰:南山石嵬嵬,松柏何摧摧!上枝拂青□,中心十数围。
《古艳歌》曰:马啖柏叶,人啖松脂。不可常饱,聊可遏饥。
庾肃之《松赞》曰:流润飞津,沉精幽结。贞蕤含芳,仰拂素雪。
卷九百五十四 木部三

《书》曰:荆州,厥贡屯、弧㈣椤柏。
《诗》曰:《邶□柏舟》,言仁人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柏木,所以宜为舟也。)
又曰:《汀醢刂邸饭步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不许,故作是诗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又曰: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新甫,山名。)
《周礼》曰:冀州,其利松、柏。
《礼记》曰:礼之於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五经通义》曰:诸侯冢树柏。
《尔雅》曰:柏,掬也。
《汉书》曰:武帝造柏梁殿,与群臣宴其下。(又云作柏梁台)
又曰:朱博为御史大夫,咐晷列柏,有野乌数千栖其上。(《颜氏家训》曰:朝夕乌也,文士往往误作乌鸢用之。)
又曰:昭帝时,长安诸陵柏树枯倒者,悉起生叶,虫食作字:“公孙病巳立。”後昭帝崩,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被废,迎立宣帝,名病巳,后假为祠。
《东观汉记》曰:李询遭父母丧,六年躬自负土树柏,常住冢下。
谢承《後汉书》曰:陈留虞延为郡督邮。光武巡狩至外黄,问延园陵柏树株数,延悉晓之,由是见知也。
王隐《晋书》曰:王裒,字伟玄。痛父椿以命终,绝世不仕。立屋墓侧,旦夕常至墓前朝拜,辄悲号断绝。墓前一柏树,褒常所攀援,涕泣所着,树色与凡树不侔。
萧方等《三十六国春秋》曰:王敦令郭璞筮卦,曰:“明公起事,祸必不久。”敦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日中。”引出斩之,璞曰:“当何之乎?”曰:“南山之首。”曰:“我知之矣,必在双柏之间乎?”时有鹊巢而甚茂。
《宋书》鲁郡孔子旧庙有柏树二世觋,经历汉、晋,其大连抱,士人崇敬之莫犯也。江夏王义恭悉遣人取之,父老皆叹息。
《齐书》曰:王俭,字仲宝。司徒袁粲见之,叹曰:“宰相之门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之器!”
又曰:江夏王锋,以明帝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