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
《韩子》曰: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育。令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
又曰:晏子对景公曰:“田成子杀一牛,取一豆肉,馀以食士。”
《燕丹子》曰:荆轲入秦,过阳翟,买肉争轻重,屠辱轲。武阳欲击,轲止之。
《淮南子》曰: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酸,或以甘,煎熬燔炙,和有万方,其本一牛之体。
《吕氏春秋》曰: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俊燕之翠、述荡之狻(音牵,兽名。)旄象之约。(旄、象,牛、兽也。旄、象肉美,贵之也。)
又曰:尝一脔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又曰: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刘向《新序》曰:赵简子使使聘孔子於鲁,以胖牛肉迎於河上。使者谓船人曰:“孔子即上船,中河安流而杀之。”孔子至,使者致命,进胖牛之肉。孔子仰天而叹曰:“美哉水乎,洋洋也!使丘不济此水者,命也夫?”
桓谭《新论》曰:九江太守庞真,案县令高真曾受社祭穑有生牛肉二十斤,劾以主守盗,上请逮捕。诏鸩辉咛煜拢缘是诸府县社腊祠祭灶,不但进熟食,皆复多肉米酒脯腊,诸奇珍益盛,是故诸郡府至杀牛数十头。
又曰:关东鄙语:“世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
《风俗通》曰:陈伯敬目有所见,不食其肉。
王充《论衡》曰:仲子兄禄万锺,以兄之禄为不义,而不食之,避兄离母,处於陵。他日归,有馈其兄生鹅者,曰:“恶用是鳐髡撸俊彼日,其母杀是鹅,与之食。其兄自外来至,曰:“鳐髦肉!”而仲子耻负前言,即吐而出之。
《典略》曰:凡宗庙,三岁大袷。每大牢,分之左辩上帝,右辩上后;俎馀委肉,积於前数千斤,名堆俎。
《博物志》曰:食燕肉不可入水,为蛟所吞。龙肉以醢渍,则文章生。
《方言》曰:燕之北郊,朝鲜洌水间,凡异肉及披牛羊五脏,谓之膊。(音博。)
《说文》曰:肴,杂肉也。腌,(一劫反。)渍肉也。专(之Й反。)切肉也。
《广志》曰:北方有牧草,便於其畜,故北方出美肉。
《异苑》曰:山阴有人尝食牛肉,便作牛鸣,菜食乃止。
《广州先贤传》曰:丁密不食有目之肉。
《桂阳先贤画赞》曰:程曾子孝孙七岁亡母,号慕毁悴。王母哀怜,嚼食哺之。知有肉味,遂吐不食。
《华阳国志》曰:孝子郎偶,二亲病时不能食肉,遂终身不食肉。
《董卓别传》曰:吕布杀卓,百姓欣庆相贺,长安酒肉为暴贵。
《江氏家传》曰:蕤年七岁,葬父,有酒肉食之,左右或戏曰:“郎为孝,何肉食?”蕤瞿然敛容,遂不食。
《十洲记》曰:昆仑铜柱下有回屋焉,壁方丈。上有鸟,名曰希,有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其肉若醢,仙人甘之。
《笑林》曰:甲买肉,过入都厕,挂肉着外。乙偷之,未得去。甲出觅肉。因诈,便口衔肉曰:“挂著外门,何得不失?若如我衔肉着口,岂有失理?”
《世说》曰:罗友作荆州从事,桓宣武为王车骑集别。友求集,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以谘事,今何以去?”答曰:“友闻白羊白肉美,一生未尝得,故来求食。食了无事可谘。”
《魏文帝与吴质书》曰:举太山以为肉,竭东海以为酒。
陆凯《表》曰:吕蒙、凌统早亡,先帝痛悼不已。子并幼稚,皆内省中,称肉食之客。

《释名》曰:炙,炙也,炙於火上也。脯炙,以饧、蜜、鼓汁淹之脯然也。釜炙,於釜中汁和熟之也。衔炙,细掾肉,和以姜、椒、盐、鼓,已乃以肉衔裹其表而炙之。豹炙,全体炙之。各自方割,出於胡貊之为也。
《礼》曰:脍炙处外。毋嘬炙。(嘬,初偾小#
《诗》曰:执爨鳅觯为俎孔硕,或燔或炙。
又曰: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毛曰炮,加火曰燔。)
《传》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季子。(季子,子路也,为孔氏宰邑也。)召获驾乘车,(召获,卫大夫。驾乘车,言不欲战也。)行爵食炙,奉卫侯辄来奔。
《韩子》曰:晋平公时,进炙而发绕之。平公使杀庖人,庖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而死不自知乎?”平公曰:“何谓也?”对曰:“臣刀之利,风靡骨断,而发不截,是臣之一死;桑灰炙之,肉红白而发不烧,是臣之二死也;炙熟,又重睫而视之,发绕炙而目不见,是臣三死也。意者堂下有憎臣乎?杀臣不亦枉乎?”
谢承《後汉书》曰:陈正,字叔方,为太官令,与黄门侍郎有隙。因进御食,以发内炙中。光武见之,怒将斩正,正曰:“臣当万死者三:山炭增冶吐炎,焦肤烂肉,而发不销,臣罪一也;匣出佩刀(匠也。)砥砺,而亏肌截骨,曾不能断发,臣罪二也;臣少事眼目,书奏章表,犹读表五经,具供御食,与承及庖人六目齐视,岂不如黄门两目?臣罪三也。”制赦之。
《晋书》曰:王羲之年十三,谒周凯,凯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凯割啖羲之,於是始知名。
《齐书》曰:桂阳之役,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