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如,此当可复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呼,疮皆分裂,其夜卒。
《江表传》曰:周泰为濡须督。诸将以泰本出於微贱,咸轻傲之。孙权乃入泰营,於都巷中侦常,大请官僚,使泰脱衣帻,见其疮痍匝体,指疮而问曰:“何地战伤?”泰具对,权把其臂流涕。
沈约《宋书》曰:刘邕所啖食每异於人,性嗜疮痂,以为味似鳆鱼。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炙疮,疮痂落床氏,邕因取食之。灵休疮痂未落者,悉褫以饴邕。灵休与何勖书曰:“刘邕向顾见啖举体流血。南康国吏二百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互举鞭取疮,常以给膳。”
又曰:张收尝为犭制犬所伤,医云:“宜食虾蟆脍。”收甚难之。医含笑先尝,收因此乃食,疮亦即愈。
《北史》曰:长孙子彦末年石发,举体生疮,虽亲戚兄弟以为恶疾如此,难以自明。世无良医,吾其死矣。尝闻:恶疾,蝮蛇螫之不痛,试为求之,当令兄弟知我。乃於南山得蛇,以股触之,痛楚号叫,俄而肿死。
《抱朴子》曰:治金疮,以气吹之,血即断,痛立止。
《论衡》曰:儒书言,燕太子丹使客荆轲刺秦王,不得,诛死。後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王,王知燕之客,乃胶其眼,使之击筑。渐离置铅於筑中,以为重而击秦王。秦王病疮,三月而死。夫言高渐离以筑击秦王,实也;言中秦王,病疮三月而死,虚也。
嵇康《高士传》曰:孔休元尝被人斫之。至见王莽,以其面有疮瘢,乃碎其玉剑与治之。
《华他别传》曰:琅琊有女子,右股上有疮,痒而不痛,愈己复发。他曰:“当得稻糠色犬系马顿走,出五十里,断头向痒。”乃从之。须臾,有蛇在皮中动,以铁横贯,引出,长三尺许。七日便愈。
《异苑》曰:陈郡谢石少患面疮,诸治莫愈。乃自匿远山,卧於岩下,中宵有物舐其疮,随舐除,而舐处悉白,故世呼为“谢白面。”
又曰:有田父耕植,见伤一蛇,有一蛇衔草着疮上,而伤者差。田父收其馀叶,治疮皆验。
又曰:晋时长山赵宣母任身如常,而髀上痒,搔之成疮,二儿从疮中出,母子平安。
《幽明录》曰:汉武帝在甘泉宫,有玉女降,与帝围棋。女风姿端正,帝乃欲通之。女因唾帝面,遂成疮。帝避跪谢,神女为出温水洗之。(事具《温泉部》。)
《西京杂记》曰:广川王好发冢。後发栾书冢。是夕王梦一丈夫,鬓眉尽白,以杖扣王左脚。王觉,左脚肿痛,因生疮,至死不差。
《三辅故事》曰:卫太子岳鼻,武帝疾,避暑甘泉宫。江充谓太子曰:“陛下恶太子鼻,当持纸蔽其鼻。”及入,充言曰:“太子不欲闻陛下脓臭,蔽鼻而入。”帝大怒。

《说文》曰:痱,风病也。
《汉书》曰:灌婴矫先帝诏,当弃市。婴阳病痱,不食欲死。或闻上无煞意,婴复食,治病。议定不死矣,乃有飞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弃市。
《东观汉记》曰:明帝行幸诸国,敕执金吾冯鲂将缇骑宿玄武门复道上。诏曰:“复道多风寒,左右老人且病痱,多取帷帐,东西完塞窗,皆令致密。”
螫毒
《魏志》曰: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吟无赖。华他令温汤渍手,数易汤,常令暖,其旦即愈。
《搜神记》曰:阮嫔遂厄常嗅其疮而双虺出鼻中。
《孔丛子》曰:宰我使齐,反见夫子曰:“梁丘据遇毒,茸墚而瘳。齐会大夫众宾贺焉,大夫并复献攻毒之方。”弟子谓曰:“梁丘子瘳矣。方安所施?”夫子曰:“三折肱而知为良医。治梁丘遇虺害而获瘳,假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己之方,众人为见,故各言其方也。”
《抱朴子》曰:蝮蛇中人,不晓方术者但以刀割肉投地,其肉沸如火炙,须臾,焦尽。
嵇含《遇虿客赋》曰:元康二年七月七日中夜,遇虿客,有戏余者。曰:“谚云‘过满百,为虿所螫’斯言信哉!”

《周礼□秋官》曰:庶氏掌除毒蛊,以嘉草攻之。
《左传》曰:宣二,晋里克有蛊疾。
沈约《宋书》曰:沛郡相县唐赐往比村饮酒,还,因得病,吐蛊虫十枚。临死,语妻张曰:“死後刳腹中病。”张手破之,藏悉糜碎。
《搜神记》曰:蛊有怪物若鬼,其妖形变化,杂类殊种,或为狗豕,或为虫蛇,其人皆自知其形状。常行之於百姓,所中皆死。
《续搜神记》曰:爰游道人,清苦沙门也。剡县有一家事蛊,人啖其食饮,无不吐血死。游诣之,主人下食,游便咒焉,一双蜈蚣长丈馀,於盘中走出。饱食归,安然无他。
《灵鬼志》曰:荥阳郡有一家姓廖,其家累世为蛊,以致富,子女丰悦。後取新妇,不以此语之。家人悉行,妇独守家,见屋中一大缸,试发,见一大蛇,便作沸汤,悉灌煞之。家人还,妇具说焉,举家惊惋。无几,其家疾病,死亡略尽。
痈疽
《广雅》曰:痤、疽,痈也。
《说文》曰:痈,肿也。痤,小肿也。
《释名》曰:痈,壅也。气壅不通,结,里而溃也。
《左传□襄十九年传》曰:晋荀偃瘅疽,(瘅疽,恶疮。)生疡於头。济河,及着雍,病,目出。
《史记》曰:卒有病痈者,吴起为吮之。卒母哭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