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绛山石髓玉树之实。
又曰:上清金阙灵书紫文彩服阴华吞月精之法,昔授之於大微天帝君,一名黄气阳精藏天隐月之经也。
又曰:诸为道者,酒肉最为大忌。酒之为物,能使人识虑昏迷,性怀乱僻。案诸药中,惟□□四童丸云用酒,亦可以水。又术丸以酒和煎之,其馀不云酒服饵。
又曰:後汉左慈就司命乞丹砂,得十二斤,以合九华丹。
又曰:治明期与後汉末人张正礼,在衡山中授服王君虹茎Δ,积三十馀年。
又曰:赵广信,阳城人也。魏末来剡山,授服气法,守玄中之道。後服九华丹。
又曰:朱孺子,吴末人,入赤水山,服菊花饵术,又授西归子入室存泥丸法三十三章。
又曰:郑景世与张重华,俱晋初人也,在山授行守五藏含日法,服胡麻及玄丹。
又曰:马明生,临淄人。为县吏,逐贼被伤。太真夫人以灵元救得差,後师安期生,授服太清丹。
又曰:王玄甫,沛人,与邓伯元俱在霍山,授服青精石饭吞日丹景之法。
又曰:《黄山诀》云:养性服食药物,不欲食蒜及石榴子。道士自不可食。
《列仙传》曰:赤将子{兴车}者,黄帝时人。不食五隙食百草华。
又曰:天仙空撸槐山彩药人也。好食松实,体生毛,目方,能飞行及走马。
又曰:务光,夏时人,耳长七寸,好琴,服蒲韭根。
又曰:涓子,齐人,好饵术,著天地人经三十八篇。後钓于泽,得符鲤中,隐宕山,能致风雨。吉伯阳九仙法,淮南王少得其文,不能解也。其《琴心》三篇有旨焉。
又曰:刘景,前汉时人也,从邯郸张君授饵□母,知其吉凶。
《抱朴子》曰:修道饵药及隐居入山,不得入小法者多遇害,万物之老者悉能为怪,常试人耳。惟不能於镜中易其真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径九寸已上,悬於背後,则老魅不敢近人。或有来试人者,则当顾视镜中,是列仙山神者如人形,是鸟兽邪鬼亦见。昔人有於蜀□台山石室中,忽有一人,着黄练单衣葛巾至其前。於是人顾镜中,乃鹿也。因叱而成鹿径去。又林虑山下有一亭,每宿者或死或病。常夜有十数人,衣或白或黑,或妇人男子。後郅伯夷过宿,明烛而坐。夜半果见,密以镜照之,乃群犬也。伯夷乃执烛起,诈误以烛烬落其衣,闻燎毛,遂以刀刺煞一犬,馀骇去。每入山,须择吉日。
《抱朴子》曰:天地之情状,阴阳之吉凶,茫茫乎其亦难详也。吾亦不必谓之有,又亦不敢保其无。然黄帝吕望皆所信伏,近代严君平司马迁皆所据用,而经传有历,刚曰吉日,有自来矣。王者立太史官封拜置立,有事宗庙社稷,郊祀天地,皆择其一曰也。
按《玉钤》云:欲入山,不可不知遁甲之秘术而不为人委曲说其事也。
卷六百七十二 道部十四
仙经上
《仙经》曰:九转丹、金液经、守一诀,皆在昆仑五城内。藏以玉函,书以金札,封以紫泥,印以中章。
《抱朴子》曰:余闻郑咀茉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古者仙官志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授也。授之四十年一传,传之诀朱而盟,委信为约。诸名山五岳,皆以此书,但藏於石室幽隐之地。应得道者入山,精诚思之,则山神自开山,令人见之,如帛仲理者於山中得之是也。有此书者,当须清洁。每有所为,必先白之,如奉君父。其经曰:“有三皇文者,辟邪恶鬼,瘟疫横祸。”又次有玉女隐微一卷,可化形为飞龙、杂兽、金玉、木石,兴致□雨之类,亦大术也。其淮南鸿宝万毕之书不能过也。郑君博极五经,知道者也。兼综九宫三棋,推步天下河雒(与洛同)谶纬。太和元年,知季辰之乱,江南将鼎沸,负笈将仙药东入霍山,莫所知之。
又曰:家有五岳真形图辟恶,人不能害。
又曰:黄老玄圣深识独见,开秘文於名山,授仙经於神人,蹶埃尘以遣累,凌太遐以高跻,金石龟鹤与之等寿。念有志於将来,愍信者之无闻,垂以方法,炳然着明。浅见之徒,区区所守,甘於蓼而酣於ㄤ,知饮食过度而速病而不能节,知极情恣欲而致损,而不能割。神仙可得,安能信乎?按仙经以为诸得仙者,皆其授命,偶值神仙之气,自然所禀。故胎育之中,己含道性,及其有识,心好其事,必遇明师而得其法,不然则不信不求,求亦不得。夫百年之寿三万馀日,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童蒙昏老,除数十年,而险厄忧病,又相寻焉。居世之年,略销其半,人凡得寿,不过五六十,咄(丁骨切。)嗟咸尽,除哀忧昏耄,六七千日耳。顾眄己尽,况于全百年者万尾谎伞Z卸念之,亦无笑夏虫朝菌也。盖知道者所至悲也。
《太上太霄琅书》曰:道本无形,应感生象。大象无象,象妙难明。故见真文,结空成字。
又曰:太上真人灵宝秘文内符者,九天真王、三天真皇以授帝喾,藏於锺山北阿。夏禹治水毕,诣锺山。锺山真人以授之。禹还会稽,更撰定为二通。一通藏苗山山舾遥须万年劫会乃出。一通绢写付□水洞室,须甲申期至,令与理水传伯长等。
又曰:吴王阖闾十二年正月,使龙威丈人入包山洞庭取之以出,有符而无说。又齐人乐子长授之於霍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