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又曰: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郭偃,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承,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之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范吉射染于张柳朔、王生,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雄、太宰猓智伯瑶染于智国、张武,申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皆残亡,身或死辱。为君,非为君而因荣也,非为君而安也。以为行理也。
又曰:先王用非其有如已之有,通乎君道者也。君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
又曰:郑君问于被瞻曰:“闻先生之义不死君,信有之乎?”被瞻对曰:“有之。夫言不能听,道不能行,则固不事君也。若言听道行,又何死亡?”故被瞻之不死亡,贤于死亡也。
又曰:豫让欲报襄子。其友谓之曰:“子之所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不然。以子之材而索事襄子,(索,求。)襄子必近子。子得近之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後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大乱君臣之义也。子无失吾所为矣。凡吾所为此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非从易也。”
《淮南子》曰:君,根本也;臣,枝叶也。根本不善,枝叶茂,未闻也。有道之世,以人与国;无道之世,以国与人。以贤人而与之国,尧舜是也;以国与人,桀纣与汤武是也。
《说苑》曰:晋平公问於师旷曰:“人君之道奈何?”师旷曰:“人君清静无为,务在于博爱,趣在任贤,开耳目以察万方,不溷溺於俗,不拘系於左右,廓然远见,倬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新序》曰:赵襄子问於王子维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吴君吝而不忍。”襄子曰:“宜哉,吴之亡也!吝则不能赏贤,不忍则不能罚奸。贤者不赏,有罪不罚,不亡何待?”
《潜夫论》曰:凡人君之治,莫大於和阴阳。夫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
《抱朴子》曰:清玄剖而上浮,浊黄判而下流,尊卑等威於是乎著。曩圣取诸两仪,而君臣之道立;设官分职,而雍熙之化隆。君人者必修诸己,以先四海;去偏党,以平王道;遣私情,以树至公。昭德塞违,庸亲昵贤,使规尽其圆,矩尽其方矣。
卷六百二十一 治道部二

韦昭《释名》曰:臣,慎也。慎於其事以奉上也。
《孝经说》曰:臣者,坚也。守节明度,修义奉职也。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卦。)
《书》曰:臣无有作福作威王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王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又曰: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峦跫遥用端命于上帝。
《诗》曰:进厥虎臣,阚如龌。(阚,呼槛切。)
《礼》曰: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请於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衤遂之。
又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于读为迂。迂,广也,大也。)
又曰:故仕於公曰臣,仕於家曰仆。
又曰: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又曰: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相,助也。)废则扌帚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役,为也。)
又曰:子言之:事君先资其言,拜自献其身,以成其信。是故君有责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禄不诬,其受罪益寡。子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子曰:事君不下达,不尚辞,非其人弗自。子曰:事君远而谏,则谄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境,则利禄也。虽曰不要,吾弗信也。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子曰:事君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乱谓违废事君之礼。)
又曰: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忠敬不足谓臣不忠於君,君不敬其臣。迩,近也。言近以见远,言大以见小,互言之记私相亲也。)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民之道,言民犹从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
《左传》曰:石粑簦纯臣也,怨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又曰:晋惠公卒,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召。怀公执狐突曰:“子来则免。”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