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氏吹篪。
《周官》曰:巫师,掌教吹篪。
《尔雅》曰:大篪谓之沂。(郭璞曰:篪以竹为之,长一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模,吹之。小者尺二。犍为舍人曰:大篪其声悲沂锵然也。《诗》云:“仲氏吹篪”也。)
《广雅》曰:篪,以竹为之,长大四寸,有八孔,前有一孔,後有四孔,头有一孔。
《月令》: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篪。
《诗□节南山》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土曰埙,竹曰篪。笺云:伯仲喻兄弟也。我为汝思,如兄如弟;其相应和,如埙如篪。言俱为王臣,宜相亲爱之。)
《史记》曰:伍子胥至於江上,无以湖其口。行蒲伏,肉袒吹篪,乞食於吴市。
《东观汉记》曰:明帝幸南阳旧宅,召校宫子弟作雅乐,奏《鹿鸣》,上御埙篪和之,以娱嘉宾。
《齐书》曰:世祖於南康郡内作伎,有丝无管,空中闻有篪声,调节相应。
《世本》曰:苏成公造篪,吹孔有觜,如酸枣。苏成公,平王时诸侯也。
《古史考》曰:古有篪尚矣,苏成公善篪,而记者因以为作,谬也。
又曰:暴新公所造。旧志曰:一曰管史臣。案:非也。虽不知暴新公何代人,而非舜前人明矣。舜时,西王母献管,则是已有器,新公安得造篪?
《洞冥记》曰:建元二年,帝幸腾充台,以望四远於台上。撞磬玉锺,悬黎离之磬,吹霜条之篪,唱《来□依日》之曲。
《洛阳伽蓝记》曰:後魏河间王琛有婢朝□,善吹篪,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州刺史,羌叛,屡讨不胜。琛令朝□假为贫女,吹篪而乞。羌闻之,皆流涕,相谓曰:“何故舍坟井,在山谷为寇耶?”即相率而降。秦民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长一尺,围寸,有孔无底,其器今亡。
《风俗通》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十二月之音,象物贯地而牙,故谓之管。
《尔雅》曰:大管谓之{乔},其中谓之{涅},小者谓之{眇}。(郭璞注曰:管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贾氏谓之,如篪,六孔。犍为舍人曰:大管者声高大,故曰篙者高也。中者声精密,故曰稍{沮}々,密也。小者声音清妙也。)
《广雅》曰:管象篪,长尺,围寸,有六孔,无底。
班固曰:黄帝作律,以玉为管,长尺,六孔,为十二月音。至舜时,西王母献白玉管。汉章十二年,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笙一、白玉管,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班氏用铜之言外然之义,未为得也。求律所生,大极之数。起於一在子,以三乘之得三,在丑。以次至酉,得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篇。黄锺之母以为法,周十二辰,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黄锺之子以为实,实始法而一得则九寸,则诸律也。
《大戴礼记》曰:舜时,西王母献白玉印!端滴摹罚汗苋珞,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关地而牙,故谓之管。从竹,管声。诱撸古者有玉管焉。
《乐法图》曰:次主东律,东律主黄锺,圣人承天乐,用管。(宋均注曰:管,黄锺寸管也。)吹管者以知律,管音调则律历正。
《周礼□春官□小师》曰:小师掌教箫、管。(郑司农曰:管如篪,六孔。玄谓管如{遂}而小,并两而吹之。)
又曰:孤竹之管於圆丘奏之,孙竹之管於方丘奏之,阴竹之管於宗庙奏之。(郑玄云:孤竹,竹特生者也。孙竹,竹枝根未生者也。阴竹生山北。)

《释名》曰:龠,跃也。气跃出也。
《尔雅》曰:大龠谓之产,中者曰仲,小者曰{约}。(郭璞曰:龠也,笛三孔而短。犍为舍人曰:仲,其声适仲吕也。小者形声细小,曰筠也。)
《礼记》曰:苇龠,伊祁氏之乐也。龠,春分之音,万物振跃而出也。
《周官》:笙师掌教吹龠。龠师教国子舞羽、吹龠。龠章掌幽龠。(郑玄曰:卯地之竹也。)
又曰:龠师掌教国子,秋冬吹笛龠,历代文舞之乐,所执羽龠。
《毛诗》曰: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卷五百八十一 乐部十九

《释名》曰:箫,肃也。其声肃肃清也。
《尔雅》曰: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椤#ü璞注曰:{言}二十二管,长尺四寸。槭六管,长尺二寸。箫,一名籁也。)
《博雅》曰: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
《通礼义纂》曰:伏羲作箫,十六管。
蔡邕曰:箫,编竹有底,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长则浊,短则清。以蜜蜡实其底而增减之,则和。然则邕时无洞声者矣。
《易说》曰:夏至之乐,补以箫。箫长四寸。
郑玄曰:箫亦管,形似鸟翼。鸟,火禽也。火数七。夏时火用事,二七十四,箫之长由此也。
《三礼图》曰:雅箫长尺四寸,二寸四锴。颂箫二寸,十六锴。仲夏之月,令乐师均管箫。箫长则浊,短则清。以密蜡实其底而增减之,则和。管成而音定,无所复调,当与琴瑟相参。
《风俗通》曰:舜作箫,其形参差,像凤翼。十管,长尺二寸。
《白虎通》曰:箫者,中吕之气也。
《尚书□益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