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乡官依旧劝谕人户自行附籍而委措置官者察附
籍者之殿最取其尤怠慢者申县改差而稍加沮辱
以警其余亦足以革旧弊广恩意如其不然即须严
立罪赏而使甲内四家同任其责如有怀孕五月之
家即四邻先取本家申乞附籍文状仍说愿与不愿
请米四邻连名签押状内公共指定专委两邻某人
某人传送取附籍乡官批回付本家收照候生子讫
再取四邻保明缴连元批赴收支乡官请米其不愿
请米人亦须四邻具状缴连元批保明不曾杀弃关
报注籍如此乃可关防推托遗滞词诉搔扰之弊然
既如此即事体规模顿异前日而将来亦恐终不免
于烦扰更乞详酌其宜计其利害之实而行之也大
抵此事从初商量非不知如此措置决是不能周遍
然所恃者既无烦扰之弊而劝谕恩意有以感动之
则赈给之惠虽不能周而阴受生活之赐者自将不
胜其众耳若以此为不广而欲其速得周遍则决非
劝谕之所可及势须一切以文法禁令驱迫然后可
成如此非不美观然恐官司徒有文移而无事实民
间徒被搔扰而无恩惠非前日所为思虑措画之本
意也不审高明以为如何熹上覆
 近日仓司所行全是文具委官散ケ嗯偶谆е
 立粉壁处处纷然而实无一文一粒及于生子之
 家愚意此可以为戒而不可学也
晓谕逃移民户前人
检会赵知军任内访闻本军三县贫民年M稍不登
熟往往舍坟墓离乡井转移之他者非其本心逃移
未出境而豪右请佃之状已至县司其弊多端或止
押状而无户帖或逃移因而冒耕者或计会乡司作
逃移多年而免科例者或有户帖而官无簿者或免
科例限满而诡名冒请者或有强占而人不可谁何
者所有都分之内递兼容蔽遂至租税皆无稽考及
其陈状归业乡司邀阻及上户强占百般沮难淹留
岁月无以自明又复弃之而去深可矜恤已散榜管
下县分元给晓谕切虑文榜沉匿合行再给文榜晓

右今印榜晓示逃移民户具状赴使军陈诉切待追
人根究施行各令知悉


户口部纪事
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谏
曰民不可料也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协
孤终司商协名姓司徒协旅司寇协奸牧协职工协
革场协入廪协出是则少多死生出入往来者皆可
知也于是乎又审之以事王治农于藉搜于农隙耨
获亦于藉A于既A狩于毕时是皆习民数者也又
何料焉不谓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恶事也临政
示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令且无故而料民
天之所恶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王卒料之及幽王
乃废灭
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
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
史记秦始皇纪二十八年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
三十六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汉书高祖纪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注汉
仪注云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
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
为庶民就田里今老弱未尝傅者皆发之未二十三
为弱过五十六为老
娄苟传敬齐人也汉高帝赐姓刘氏封为关内侯使
往匈奴来言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
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
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
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
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
十余万口
史记主父偃传偃为谒者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
杰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
奸猾
汉书循吏传王成不知何郡人也为胶东相治甚有
声宣帝最先褒之地节三年下诏曰盖闻有功不赏
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成劳来
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
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
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对言
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
名云
后汉书陈传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
县人户归附者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
行部
循吏传童恢除不其令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

三国魏志武帝纪初平三年夏追黄巾至济北乞降
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
册府元龟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曹公西征初自天
子西迁雒阳人民单尽其后锺繇以侍中守司隶校
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
之数年间民户稍实曹公征关中得以为资十八年
曹公恐江滨郡县为吴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
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
合肥以南惟有皖城二十年曹公征张鲁鲁降雍州
刺史张既说曹公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

晋书宣帝纪魏太和元年边郡新附多无户名魏朝
欲加隐实属帝朝于京师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