ㄊ人府
中家人段友洪者数以技术进庶人为庶人言致仕
后军都事于利宾善相庶人见之利宾言庶人有异
相当主天下今岁举事大利庶人悦之遂造轰王金
宝改元元元巡抚都御史李实以闻遣驸马都尉敬
内官琮征庶人入京师降为庶人入京师降为庶人
幽高墙除为景泰二年
浙江通志陈钌饺屎腿艘孕敲为业得异人授以
天文之术其言事历历有验正统改元诏书至陈谓
马士良曰吾夜观天象今上异常做几年皇帝而止
又做几年马以为狂及天顺改元其言始验
大政纪天顺元年正月壬午上皇复位二月皇太后
诰谕废景泰帝仍为J王归西宫钦天监奏革除景
泰年号上命心有所不忍仍旧书之
明良记正德初马端肃公文升在吏部论试选人以
宰相须用读书人为题盖正德者宋世西夏李干顺
僭号故举干德故事讽之
明外史赵彦传蓟州人王森得妖狐异香倡白莲教
自称闻香教主有徒有大小传头及会主诸号万历
四十二年森为有司所摄其子好贤及巨野徐鸿儒
武邑于弘志辈踵其教徒党益众至是好贤见辽东
尽失四方奸民思逞与鸿儒等约是年中秋并起兵
会谋泄鸿儒先期发自号中兴福烈帝称大成兴胜
元年用红巾为识
畿辅通志杨若梓字原育通州人万历癸丑进士筮
仕河南信阳州知州擢礼部员外郎神宗崩光宗立
议以明年为泰昌元年未几光宗又崩熹宗立阁臣
与九卿皆难之若梓曰改元大典难拘成例愚议自
今日始即称泰昌元年明年春正为今上纪元既可
以存先帝之元亦所以尊今上之统阁臣九卿是之
吏部尚书赵南星方欲调为铨司忽遘疾卒
烈皇小识烈皇帝为光庙第五子孝纯刘太后所出
抚育于李庄妃既即位廷议改元礼部拟进者四永
昌绍庆咸宁崇贞御笔改贞为祯点用之

 纪元部杂录
蜀志后主传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
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
考之古义体理为违
南齐书海陵王本纪论曰郭璞称永昌之名有二日
之象而隆昌之号亦同焉案汉中平六年献帝即位
便改元为光熹张让段诛后改元为昭宁董卓辅
政改元为永汉一岁四号也晋惠帝太安二年长沙
王V事败成都王□改元为永安□自邺夺河间王
J复改元为永兴一岁三号也隆昌延兴建武亦三
改年号故知丧乱之轨迹虽千载而必同矣
五代史汉隐帝本纪干佑二年

隐帝即位至此宜
改元而不改元帝名承佑年名干佑举国臣民共称
而不改避当时莫大之失本纪无讥者但书其实后
世自见也
周世宗本纪显德二年

五代乱世以嗣君即位者
五而改年不依古者四梁末帝晋出帝即位逾年宜
改元而不改又明年然后改汉隐帝周世宗皆仍称
先帝年号终其世不改而本纪无讥者但书其实自
见其失也
归田录国朝百有余年年号无过九年者开宝九年
改为太平兴国太平兴国九年改为雍熙大中祥符
九年改为天禧庆历九年改为皇佑嘉佑九年改为
治平惟天圣尽九年而十年改为明道
老学庵笔记晋人所谓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
音永嘉正始乃魏晋年名胡武平上吕丞相启云手
提天铎锵正始之遗音梦授神椽摈夺朱之乱色盖
不悟正始为年名也
野客丛谈前汉诸君末年甚有异者文帝十六年改
为后元年其说出于新垣平之诈候日再中以为吉
祥故改元以求延年之祚继而诈觉被诛景帝犹且
因之景帝即位元年至七年称中元年又六年称后
元年至三年而终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屡更年号最
后更为后元而以二年终不知当时何所据而分中
与后谓之后则疑若有尽乃不讳何邪自是之后不
复建后元之号矣然宣元哀三帝末年抑有甚异者
宣帝末年号黄龙元年正月匈奴单于来朝二月归
国十二月帝崩元帝末年号竟宁元年正月单于又
来朝五月帝崩哀帝末年号元寿二年正月单于来
朝六月帝崩事之符合有如此者或谓匈奴从上游
来厌之故中国辄有大故此事殆不可晓也
贵耳集本朝年号或者皆曰有谶纬于其间太平有
一人六十卒字太宗五十九而止仁宗刘后并政天
圣曰二圣人明道曰日月同道徽宗崇宁钱上字蔡
京书崇字自山字一笔下宁字去心当时有云有意
破宗无心宁国靖康曰十二月立康王嘉泰曰士大
夫皆小人有力者喜
闻见后录古者人君即位称元年始终之意汉武帝
乃加建元之号后因以名年已非是又数更易其号
宁有人君即位称元年之后再称元年之理唐之太
宗即位称贞观元年至二十三年而终为近古云
井观琐言宋史笔断依阿全无发明刘氏宋论胜之
然有不厌人心者如论太宗之事而援其不逾年改
元为戕其兄之证且谓名其年曰太平言致治由我
也曰兴国言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