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
齿之众庶事之繁日决万几苟有怠忽或一言不当
贻四海之忧或一事之失为天下之患岂可不尽心
乎朕与卿等共理当各勤乃事体朕至怀
大政记洪武十五年九月晋府长史桂彦良上太平
治要十二事上以通儒称之一曰法天道二曰广地
理三曰服人心四曰养圣德五曰培国脉六曰开经
筵七曰精选举八曰审刑罚九曰敦教化十曰驭外
患十一曰搜才俊十二曰广咨访
十七年七月上与翰林待诏朱善等论治体上曰人
君能以天下之好恶为好恶则公以天下之智识为
智识则明又曰人之常情多矜己能好言人过君子
则扬人之善不矜己之善贷人之过不贷己之过又
曰万事不可以耳目察惟虚心以应之多方不可以
智力服惟诚心以待之善等皆悚听
二十二年十一月己丑朔上与翰林学士刘三吾论
治民之道三吾言南北风俗不同南可以德化北可
以威制上曰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
有彼此之间汝谓南方风气柔弱故可以德化北方
风气刚劲故当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无之君子
怀德小人怀威施之各有攸当乌可概以一言乎三
吾悚服稽首而退
名山藏典谟记洪武二十五年七月上谓侍臣曰治
有缓急治乱民不可急急则益乱抚治民不可扰扰
则不治
二十七年正月上退朝顾翰林学士刘三吾曰朕历
年久而益惧者恐懈也日慎一日效尚未臻甚矣治
难夫爱民之心不实则民不蒙泽民不蒙泽则众离
怨积朕常惧焉
明宝训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癸亥侍臣进讲尚书
无逸篇太祖曰自昔有国家者未有不以勤而兴以
逸而废勤与逸理乱盛衰所系也人君当常存惕厉
不可少怠以图其终成王之时天下晏然周公辅政
乃作是书反复开谕上自天命之精微下至民生稼
穑之艰难以及闾里小民之怨诅莫不具载周公之
爱君先事而虑其意深矣朕每观是篇必反复详味
求古人之用心尝令儒臣书于殿壁朝夕省阅以为
鉴戒今日讲此深惬朕心闻之愈益警惕
大政记洪武二十九年正月庚申朔上与礼部尚书
门克新论至治之难上罢朝从容问左右民间事礼
部尚书门克新对曰圣泽深广天下之民各安生业
幸蒙至治上曰虽尧舜在上不能保天下无穷民若
谓民皆安业朕恐未然何得遽言至治
青溪暇笔李淑通名泰鹿邑人洪武末为詹事府通
事舍人云太祖恒诵唐人李山甫上元怀古诗吟哦
不绝且大书置屏间其诗曰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
江山不到头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
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在
雨花烟草石城秋呜呼安不忘危天下宁有不致太
平者哉此后王所当法也
大政记永乐元年正月己卯朔□谕内外文武群臣
曰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我皇考
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为天下主政教修明近古鲜
比朕缵承大统思承付托之重尔文武群臣共遵成
宪悉力一志敬之慎之
六年五月翰林院庶吉士蒋陨涎晕迨旅所司行
之一言安不忘危宜□五军各卫以时训练军士毋
致废弛二言巡幸北京宜增扈从军士以耸观瞻备
不虞三言预备仓在乡村难于守视莫若移府州县
城内委老人及有丁粮者守视四言师范庸常难以
成材宜□吏部精选经明行修之士以充教官五言
乡荐多大义未通宜□各布按二司精选实学之士
毋贪多滥举仍□礼部会试亦皆精选上览之曰其
言皆是令所司施行
名山藏典谟记永乐十三年正月□谕天下来朝有
司曰朕夙夜图治擢任贤能苟能尽心修职俾康兆
庶天下未有不太平者也夫为官者以忠勤廉谨为
本以公正仁恕为先忠则不欺勤则不怠廉则不贪
谨则不肆公则不私正则不偏仁则不暴恕则不害
毋谓民愚而心实神毋谓朝廷可欺也而上天鉴之
不遵朕言罪不赦钦哉
大政纪宣德二年八月上与侍臣论诏令不可失信
于民上曰闻朝廷下宽恤之令或为有司沮格者诚
有之乎侍臣对曰亦间有之上曰治天下以信为本
朕每出一诏令必预度可行可守而后发不然徒失
信于民岂为君之道为臣辅君理民以信义为要君
欲施仁而臣沮格于下不忠孰大焉侍臣对曰此实
任事之臣负陛下唯陛下明断耳
四年四月甲申上御便殿与侍臣论汉武帝唐元宗
治乱之由上问汉唐诸君在位孰久对曰汉之武帝
唐之元宗皆在位久上曰汉武好大喜功海内虚耗
末年能惩前过元宗初政有贞观之风久而恣欲□
忠任邪遂致祸乱窜身失国武帝犹为彼善于此又
曰善心生则明欲心生则暗武帝以田千秋为贤元
宗以李林甫为贤此治乱所由异也
正统十四年九月J王即皇帝位都察院历事举人
练纲上中兴要务八条上命所司知之一曰谨天变
二曰急先务三曰正军法四曰布恩泽五曰广言路
六曰屏奸邪七曰公荐举八曰察群吏援古证今大
要谓中兴与创业无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