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受禅以涛守大鸿胪护送陈留王诣邺
泰始初加奉车都尉进新沓伯羊祜执政涛失权臣
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转北中郎将督邺城
守事入为侍中迁尚书以母老辞职后除太常卿以
疾不就会母丧归里诏以为吏部尚书涛辞以丧病
章表恳切会元皇后崩遂扶舆还洛逼迫诏命自力
就职咸宁初转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除尚书仆射
加侍中领吏部固辞不听居选职十余年晚值后党
专权涛苦表请退诏又不许涛不得已又起视事太
康初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后拜司
徒复固让乞骸骨舆疾归家以太康四年薨赠司徒
侍中新沓伯谥曰康涛居荣贵贞慎俭约禄赐俸秩
散之亲故有五子该淳允谟简
  山该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该字伯伦嗣父爵仕至并州刺
史太子左率赠长水校尉
  山淳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淳字子元不仕
  山允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允字叔真奉车都尉少恫⌒
甚短小而聪敏过人武帝闻而欲见之允自以堵
不肯行涛以为胜己
  山谟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谟字季长明惠有才智官至司
空掾
  山简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
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
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淮齐名初为
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征
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
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
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征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简
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朝廷从之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
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王威不振简优游卒
岁唯酒是耽寻加督宁益军事时刘聪入寇洛阳
没简乃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卒赠征南大
将军仪同三司子遐
  山玮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该该子玮字彦祖翊军校尉
  山世回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该该子世回吏部郎散骑常侍
  山遐
按晋书山涛传涛子简简子遐字彦林为余姚令后
为东阳太守为政严猛卒于官
  宋
  山谦之
按尚友录谦之撰吴兴统纪十卷
  南齐
  山
按南史桂阳王铄传铄见明帝出处分存亡之计谓
侍读山曰吾前日觐王王流涕呜咽而鄱阳随郡
见诛今日见王王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邪其夜
三更中兵至见害
  北魏
  山伟
按魏书山伟传伟字仲才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代人
祖强位内行长父稚之营陵令伟随父之县师事县
人王惠涉猎文史稚之位金明太守肃宗初元匡为
御史中尉以伟兼侍御史入台五日便遇正会伟司
神武门其妻从叔为羽林队主挝直长于殿门伟即
劾奏匡善之俄然奏正帖国子助教迁员外郎廷尉
评时天下无事进仕路难代迁之人多不沾预及六
镇陇西二方起逆领军元V欲用代来寒人为传诏
以慰悦之伟遂奏记赞V德美V素不识伟访侍中
安丰王延明黄门郎元顺顺等因是称荐之V令仆
射元钦引伟兼尚书二千石郎后正名士郎修起居
注仆射元顺领选表荐为谏议大夫朱荣之害朝
士伟时守直故免祸及庄帝入宫仍除伟给事黄门
侍郎俄领著作郎前废帝立除安东将军秘书监初
朱兆之入洛官守奔散国史典书高法显密埋史
书故不遗落伟自以为功诉求爵赏伟挟附世隆遂
封东阿县伯寻进侍中孝静初除卫大将军中书令
监起居后以本官复领著作卒官赠骠骑大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都督幽州刺史谥曰文贞公伟外示沉
厚内实矫竞与宇文忠之之徒代人为党时贤畏恶
之而爱尚文史老而弥笃长子昂袭爵
  唐
  山浑
按万姓统谱浑侍唐中宗宴诵鹿鸣蟋蟀二章上嘉
其直赐服一称
  山约
按万姓统谱约山阴令
  山元卿
按集异记苍龙溪新宫铭紫阳真人山元卿撰
  山图
按尚友录图陇西人少好乘马马蹋之折脚遇山中
道人教之服地黄当归羌活苦参散服之一岁而不
嗜食脚愈身轻复遇道人言能随吾使汝不死图即
随之遍游名山逾六十年一旦归家正值母死葬毕
复去遂莫知所之
  山行章
按十国春秋前蜀山行章一名章自言晋山涛之裔
唐末官眉州刺史旧无罗城行章合五县之力城之
周遭八里有奇名曰卧牛城陈敬u之乱也行章拒
高祖于新繁师败复为高祖破于广都未几请降隶
高祖帐下有战绩高祖围成都日忽梦一青衣神大
张其口问于行章行章对曰青衣蜀地名也垒内故
有青衣祠今成都易子而食守陴而哭祠庙不祀久
矣神张口者是土地求飨于公亦启唇齿而露心腹
之兆也已而逾十日成都果降干宁四年授都押牙
出镇黎州先是黎雅间有浅蛮曰刘王郝王杨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