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镇江同知致仕卒于家鹗以犯颜敢谏屡濒
于死赖文皇仁宗之明踬而复奋然竟龃龉坎捌
身直道三黜其信然哉
  陈用
按万姓统谱用字时显莆田人举乡试第一登永乐
进士第选翰林庶吉士时行在开东馆征天下名士
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诸书用预焉书成授本院
检讨升修撰正统初转侍讲凡掌院事二十余年以
母丧解归卒用为人质实醇厚言动不苟乡邦称重
  陈孜
按万姓统谱孜字克和以人材荐尝试政行在兵部
尚书张本称之曰陈某倚马之才也深器重之荐授
职方主事章疏机务多所咨决时军政滋弊民往往
被诬孜撰军政条例上之
  陈真
按将乐县志真字思诚由太学生拜饶州通判改安
庆秩满赴京会成祖梦二朱衣侍墀下自云太守一
真一假次日同他府通判陈假引奏适与梦符俱升
知府真知扬州政尚宽平不事鞭楚时称有古循吏

  陈忠
按明外史陈洽传陈忠临淮人初为宽河副千户以
靖难功积官指挥同知坐事戍广西从军交址于个
招市舁小舟入江劫黎季牦水寨破之攻多邦城先
登论功还故官调交州左卫进都指挥同知黎利寇
清化忠战死仁宗悯之优恤如制
  陈恭
按明外史陈遇传遇子恭举人累官工部尚书有能

  陈孟J
按明外史陈遇传遇弟远远子孟J善书
  陈勉
按明外史顾佐传雩都陈勉进士除监察御史出为
广东副使仁宗初以杨士奇荐擢左副都御史宣德
间尝坐失出下诏狱得释信丰诸县盗起命勉抚之
乱遂定正统中历两京大理寺卿景泰初进南京右
都御史掌院事致仕卒勉外和内刚精通法律吏不
敢欺
  陈继
按明外史陈济传陈继字嗣初吴人贯穿经学奉母
至孝府县交荐以母老固辞母卒哀毁过人仁宗即
位开弘文阁帝亲临幸问山林名士杨士奇荐之召
为国子博士寻改翰林五经博士直弘文阁备顾问
宣宗初迁翰林检讨引疾归卒
  陈淮
按名山藏本士记淮莆田人幼至性在父母侧饮食
衣服必躬视疾侍汤药不离顷刻父贤为南康教谕
淮从之官每日鸡鸣起所须皆先具洪熙初贤入觐
卒京师淮载榇南归至宁化辄夜宿柩旁河岸多虎
亦不引避夜大雨惧河泛柩抚之号呼雨忽止淮遇
父母忌缟素哭奠哀慕终身以贡充国子生值限年
例过五十五者罢归或请淮减岁籍曰吾不敢远愧
司马朗宁黜归因上疏言太学不论贤否徒计老壮
启人伪丧士心不报归置义塾训乡子弟家门肃睦
诸子遵教无违礼法令有便者必白之郡邑台司一
上官拂然不纳淮厉声曰天生君子道固然耳
  陈赐
按瓯宁县志赐字孟嘉举进士授监察御史迁知南
雄府莅事精敏宽猛得宜洪熙中疏豁虚粮二千余
石民困苏焉
  陈鉴
按明外史刘球传陈鉴字贞明高安人宣德二年进
士授行人正统中擢御史厉风节出按顺天改按贵
州麓川思机发自大军再征穷窜屡上书哀诉乞宥
罪通贡王振不许复大举远征时云南军民疲敝苗
乘机煽动闽浙间盗贼亦发鉴抗章言贼酋远遁不
为边患宜专责云南守臣相机剿灭毋远劳禁旅振
大怒欲困之改鉴云南参议使赴腾冲招贼怒未已
摭鉴为巡按时尝请四川播州安抚司改隶贵州以
为鉴罪令兵部劾之逮下吏论死系狱景帝嗣位乃
得赦寻授河南参议致仕归卒
  陈镛
按明外史李庆传宣德二年安远侯柳升讨黎利庆
参赞其军事诏择部曹贤能自随师入交址升意殊
轻贼不为备主事陈镛言于庆曰柳将军辞色皆骄
骄者兵家所忌贼或示弱以诱我未可知防贼设伏
庆告升升不听直前中伏镛死之镛字叔振钱塘人
由庶吉士授祠祭司主事杨士奇称其清介端确表
里一出于正
  陈敏政
按古田县志敏政其先浙之钱塘人后迁吴兴至敏
政父引为古田教谕因家焉敏政遂就闽试应宣德
丙午乡荐丁未举进士授潜江令引卒服阕以本非
闽籍改调闽令时沙尤寇乱流民多避入闽敏政曲
为抚纳民赖以全活历官南康知府致仕卒
  陈诏
按浙江通志诏字廷询青田人少时英敏绝伦日诵
万言中宣德庚戌进士第一除监察御史迁四川按
察副使时闽浙盗发温处屠掠尢惨上素重诏威望
且谙民情土俗拜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山寇
遂平复命疾作卒
  陈员韬
按明外史陈选传选父员韬宣德五年进士授江西
新城知县调繁永新擢御史出按四川黜贪奖廉还
擢广东右参政迁福建右布政使广东值黄萧养乱
后而福建又寇盗甫息员韬皆拊循备至得士民心
  陈永定
按贵州通志永定永宁百户膂力过人善骑射宣德
八年征松潘有功升千户正德间领思仁遇害
  陈信
按浙江通志信字履信仁和人以推择为吏宣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