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
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召试二
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熙宁
二年还朝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
院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
议不可神宗悟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石不
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轼决断精敏声闻
益远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
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
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
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
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
法以便民氏赖以安徙知密州未几徙知徐州复知
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御史李定舒何正言摭其语并媒&#所为诗以为
讪谤逮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
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
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三年神宗数有意复用
辄为当路者沮之神宗尝语宰相王蔡确曰国史
至重可命苏轼成之有难色神宗用曾巩巩进太
祖总论神宗意不允遂手札移轼汝州轼未至汝上
书自言有田在常愿得居之报可至常神宗崩哲宗
立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
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不许元
佑元年迁中书舍人寻除翰林学士二年兼侍读每
进读反复开导三年权知礼部贡举四年积以论事
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
杭州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生作祠以报
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
旨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学士出
知颍州七年徙扬州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
哲宗亲祀南郊轼为卤簿使寻迁礼部兼端明殿翰
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八年宣仁后崩哲宗亲
政轼乞补外以两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初御史论轼
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
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又贬琼州别驾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
永州更三大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
元年卒于常州轼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
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高宗即位
赠资政殿学士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亲制
集赞赐其曾孙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
  苏辙
按宋史苏辙传辙字子由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
策制举极言得失策入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
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
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时父洵被
命修礼书兄轼签书凤翔判官辙乞养亲京师三年
轼还辙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
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时王安石以执政与陈
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吕惠卿附安石辙与
论多相牾安石行青苗法辙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
加以罪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会张方平知陈州
辟为教授三年授齐州掌书记又三年改著作佐郎
复徙方平签书南京判官居二年坐兄轼以诗得罪
谪监筠州盐酒税移知绩溪县哲宗立以秘书省校
书郎召元佑元年为右司谏迁起居郎中书舍人进
户部侍郎代轼为翰林学士寻权吏部尚书使契丹
使还为御史中丞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
圣初哲宗起李清臣为中书舍人邓润甫为尚书左
丞二人久在外不得志稍复言熙丰事以激怒哲宗
意会廷试进士清臣撰策题即为邪说辙谏哲宗览
奏以为引汉武方先朝不悦落职知汝州居数月元
丰诸臣皆会于朝再责知袁州未至降朝议大夫试
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三年又责化州别驾雷
州安置移循州徽宗即位徙永州岳州已而复大中
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崇宁中蔡京当国又降
朝请大夫罢祠居许州再复大中大夫致仕筑室于
许号颍滨遗老政和二年卒追复端平殿学士淳熙
中谥文定三子迟适逊
  苏随
按泉州府志随晋江人嘉佑二年进士任博罗令弃
官归乡里号紫云先生葆神炼气不与俗接后端坐
而逝
  苏利涉
按宋史苏利涉传利涉字公济祖保迁自广州以阉
人从刘入朝利涉初为入内内品庆历中卫士之
变以护卫有劳赏激加等英宗为皇子利涉给事东
宫及即位迁东头供奉官干当御药院迁供备库使
神宗即位授达州刺史历内侍押班副都知转海州
团练使仙韶院火营救甚力卒年六十四赠奉国军
节度使谥勤僖
  苏采
按宋史苏采传采字公佐磁州滏阳人擢第调兖州
观察推官迁审刑院详议御史台推直官知单州提
点梓州益州路刑狱利路转运使入判大理寺为湖
北淮南成都路转运使擢侍御史知杂事判刑部使
契丹还进度支副使以集贤殿修撰知凤翔还纠察
在京刑狱又出知潭州广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