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牒衣冠文物之盛乡人纪之呜呼亦可谓昌且炽
 矣今文大所谱又略不知其源流之详颇阅勾无
 谱其称元英第三世讳述之下注云子孙迁宁海
 之侯城因之为正且为牵引诸书而一辨之亦
 补阙之义也至若莆田之方则唐昭宗时守长史
 讳`始迁`生御史中丞殷符殷符生七子延康
 延年延范延远延英延耀延滔最号贵显延安户
 部侍郎子孙或家滁阳延滔左仆射其后人或迁
 饶信江苏诸郡`亦出观之之裔因为元英异支
 谓其徙于光之固始者则非予恐读兹序者有疑
 而不释谩一疏之不觉其辞之缕缕也是月十八
 日濂又题
  题叶秀才为方氏复姓记后  王世贞
建文末天下之名能殉义者莫如天台方先生其得
祸之烈则亦无如方先生先生殁二十余年而天下
乃敢举其名又五十年而天下乃敢诵其言又百年
而天下乃有求其已绝之裔而为之记者盖先生在
围城时则以其幼子托上海余氏友若伍胥之托王
孙于鲍者遂冒余姓其后人今为南昌司训有声先
生之乡人叶君刺得其状业欲为置田宅要司训君
归天台奉先生祀其书与记甚详呜呼先生方驾格
泽骖故主而宾于帝所其正气沸&#宇宙间世之日
星先生之名而金石其言者耿然若以为不没即其
后之存与否无足为先生轻重第以一时万乘之尊
挟不世之怒而有不能尽快其意于意外之日者亦
可想也叶君名琰为先生纂述遗事又能推其别居
为文信公祠令得及事先生庶几哉赵朔李固之客
即千古奚让焉
  方正学后裔复姓建祠始末  陈继儒
松府治之西有求忠书院者何为特祀逊志方先生
创也先生生于天台死节于金陵于松何居曰松有
先生后在焉后何居曰叶公琰谢公铎张公汝弼王
公世贞详哉言之矣且方氏手迹支谱甚覆而详先
生血嗣在松则血食亦宜在松此特祠之所由建也
云当先生抗命时魏泽以刑部尚书谪宁海尉受诏
捕方氏幼子德宗垂九岁泽匿之有台人秀才余学
夔者乞食翔于市口喃喃唱歌以讽泽泽心动叱曰
扶颠子去越两日途遇歌如前泽知其为义士也乃
密托德宗于余入松江岛屿中历青村诸镇以织网
贸米得活余又潜入郡属祠部郎俞允护翼焉时任
勉为参政家居闻之就见德宗初引却怖而欲逃勉
出癸酉录示之知允与勉皆门生乃始安自此各为
异人阴相往来允妻以养女冒俞氏恐同姓贾祸旋
改余转迁白沙乡而学夔亦远遁不得迹矣德宗三
子娶俞生者友直友谅继许生者友竹子孙繁衍俱
居华亭本末详载谱万历己酉督学杨公廷筠访其
事于司理毛公一鹭毛公访之陈子继儒得实杨公
捐俸三百金驰檄立祠复其姓衣冠其大宗之孙显
节而祠尚有待也太守张公九德适至挺身许曰九
德先生之乡人也德而不任谁当任者夫以方先生
六尺之孤委之云间昔日方氏之存灭在魏在余今
日方氏之存灭在我有如听其自续自绝自明自晦
岂惟涂视方先生实与屠剪锢禁何异异日天子诏
求先生后其安所置对将遂为子虚亡是公而已乎
古者爱羊及乌存大体也子弟为尸迎生气也况以
先生之血嗣荐先生之血食Z相属夫宁不歆于
是谋之华亭令聂公绍昌涓吉鸠工庄严庙貌崇祠
先生而魏公泽余公学夔俞公允任公勉徐公善安
配焉构以重堂缭以峻垣翼以两庑门厂而墀涤祭
毖而田备秋毫皆太守张公力也祠成之日太守以
庚辰冬至率僚属迎主入祠谒奠成礼士民乐观者
万余人及辛亥端午命陈子继儒为之记陈子再拜
稽首而谢曰异哉此举昔日高皇帝以明易元文皇
帝以叔代侄此古今一大鼎革也先生衰麻入阙哭
声震殿刀环筑口批及两耳收妻女暨十族市先生
肉者赐之金发先生之祖骸者投之井此古今一大
惨也天子与孤臣为难岂赵朔李固比哉孑遗所在
前有赏后有诛局天地昼伏夜行千钧引丝所余
有几此古今一大险也遗蜕不敢收遗札不敢藏子
孙不敢自名其祖春秋家祭嘿对饮泣即有好义汲
古之士畴敢向先生礼一瓣香此古今一大&#也今
皇帝登极首诏表章诸君子复天台之故墟修金陵
之旧冢请补赐谥而未及子孙特不知一块忠义血
正在松耳今二百余丁悉复故姓退而耕凿进而弦
诵跻跻跄跄歌斯哭斯九重无必伸之威而十族无
必馁之鬼此古今一大快也忠义激而为哀湘诅楚
之词非后史之所必及者欤而先生俎豆俨然箕裘
无恙以此调人鬼之不平而关百世之横口此古今
一大继述也庙貌既新讲学院中瞻仰先生则夷齐
尚在同难者八百七十三人则田横五百义士尚在
若魏若余若徐若任则赵朔之杵臼程婴李固之王
成尚在此古今一大榜样也先生为浙中第一名儒
为国朝第一忠臣而发潜阐幽访求先生之后者则
督学杨公自武林司理毛公自睦州太守张公自某
地又皆先生之乡后进也意者当年复义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