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又有杨突后周赐
姓独孤氏隋复本姓又有莫胡卢氏改为杨氏又炀
帝诛杨元感改姓为枭氏
按此合杨扬
为一姓殊失考

王圻续文献通考
  同姓异派
杨氏有六唐叔虞之后封杨以封为氏又周宣王子
尚父封后为氏又周景王之后又晋之公族食邑于
羊舌凡三县一曰杨氏又杨突周赐姓独孤氏隋复
本姓又有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廖用贤尚友录
  杨姓
杨弘农商音


 杨姓部列传七
  明一
  杨维桢
按列朝诗集小传铁&#先生杨维桢字廉夫会稽人
泰定丁卯用春秋擢进士第署天台尹狷直忤物十
年不调张士诚屡召不往筑悬圃蓬壶于松江之上
海内荐绅大夫及东南才俊之士造门无虚日酒酣
以往笔墨横飞粉铅狼籍或戴华阳巾披鹤氅坐船
屋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
琶和之洪武二年上以前朝老文学思一见之曰岂
有八十老妇再理嫁衣者赋老客妇词进御上赐安
车诣阙百二十日即以白衣乞骸骨归故里上成其

  杨基
按名山藏高道记基字孟载着书十万余言名曰论
鉴尝于坐上赋铁笔歌杨维桢惊喜与高启张羽徐
贲号吴中四杰张士诚辟致之王师平吴籍置临濠
又迁之豫后起令平阳复从坐徙白鹿为从史又以
罪斥再起东安还授员外出按山西竟以谗还役锺
官卒
  杨Z
按名山藏勋封记营阳侯杨Z合肥人从起太平摧
城当先从征江汉克全永靖江洪武三年授开国辅
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侯禄一千五百石
赐诰券与誓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侯十三年卒赠芮
国公予谥
  杨国兴
按明外史茅成传杨国兴定远人以右翼元帅授神
武卫指挥使攻阊门与敌力战死以其子益袭指挥
使
  杨宪
按明外史杨宪传宪字希武阳曲人少从父官江南
遂家焉太祖克集庆宪进谒与语悦之留居幕府除
博士谘议擢江南行省都事久之出为浙东行省郎
中迁中书省参议出为江西行省参政召为司农卿
参政中书省洪武元年改御史中丞宪数短李善长
于帝前善长由是深忌宪明年出为山西参政召为
中书右丞三年迁左丞宪有才辩刻深多忌丞相汪
广洋庸懦位宪上宪深恶之遂嗾御史刘炳等劾罢
又教炳劾刑部侍郎左安礼等八人帝知其为宪所
使于是善长劾宪排陷大臣帝怒穷竟其罪宪遂伏

  杨希圣
按明外史杨宪传宪弟希圣帝为吴王时用为中书
省参议颇弄权不法李善长奏之安置淮安
  杨思义
按明外史杨思义传思义不详其籍里太祖称吴王
授起居注吴元年设司农卿以思义为之明年建元
洪武设六部改为户部尚书调陕西行省参政卒于

  杨恒
按明外史杨恒传恒字本初诸暨人外族方氏建义
塾馆四方游学士恒幼往受诸经辄领旨要文峻洁
有声郡邑间居白鹿山自号白鹿生太祖既下浙东
命栾凤知州事凤请为州学师恒固让不起后唐铎
知绍兴欲辟起之复固辞宋濂之为学士也拟荐为
国子师得辞不受恒性醇笃与人语出肺肝相示稍
乖名义辄峻言指斥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
为楷法焉
  杨引
按明外史杨引传引吉水人好学能诗文驸马都尉
陆贤从受学入朝举止端雅太祖喜问谁教者以引
对立召见赐食他日贤以服见引即引去有司频
以孝廉文学善书荐皆不赴复以纂修征亦不就其
教学者先操履而后文艺节饮食时动息迄老视听
不衰
  杨元杲



按明外史杨元杲传元杲滁人为太祖所知数侍左
右既入集庆立江南行中书省授元杲左司员外郎
寻进郎中历应天府尹卒于官子贲博学强记以词
翰知名荐授大名知县至周府纪善
  杨载
按明外史赵秩传杨载官行人再使日本还复使琉
球皆有功帝嘉之赏有加
  杨钧
按云南通志钧字大用宁州人元时任威楚通判后
避地景东明师南征钧劝土官归款颍国公上其绩
除通政司知事历升户部郎中寻升云南土官参议
刘三吾称其在官以忠居家以孝云
  杨鉴
按万姓统谱鉴世袭土官洪武初率其属张坤赵简
来朝授宣慰使赐敕奖谕俾其永坚臣节后屡随大
军讨平叛寇卒赠怀远将军子升袭职莅政勤敏边
境绥宁永乐初请开学校由是民皆习诗书礼义焉
  杨士英
按万姓统谱士英知福州持身廉洁为政严明兴礼
让厚风俗凡百建置俱有条理吏民无不感服清誉
大振邻郡皆取则焉
  杨仪
按万姓统谱仪知邓州学术正大以礼化民有争讼
者必谆谆劝谕使相感悔不得已然后用刑立规设
法远过常情务追古之循吏在任未久而卒
  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