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归乡里太守黄谠遣子师之举孝
廉除郎中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章句拜
谏议大夫侍中右中郎将永平五年迁大鸿胪每进
见锡以几杖入屏不趋赞事不名经传有疑辄遣小
黄门就舍即问显宗以咸有师傅恩而素清苦常特
赏赐珍玩束帛奉禄增于诸卿咸皆散于诸生之贫
者病笃帝亲辇驾临视八年年七十一卒于官
  包福
按后汉书包咸传咸子福拜郎中亦以论语入授和

  隋
  包恺
按隋书儒林传东海包恺字子和乐其兄榆明五经
恺悉传其业又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尢称精究大
业中为国子助教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
匠聚徒教授着录者数千人卒门人为起坟立碣焉
  唐
  包融
按唐书刘晏传包融集贤院学士有名当时
  包何
按玉海唐包融二子包何包佶齐名世称二包
  包佶
按唐书刘晏传包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擢进士第
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晏奏起为汴东两
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
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
  包超
按酉阳杂俎山人包超随哥舒翰西征每阵常得胜
风又能致雪
  包
按唐书艺文志包河洛春秋二卷
  宋
  包令仪
按万姓统谱令仪合淝人字肃之进士及第授朝散
大夫分帅南京上护军历刑部侍郎
  包拯
按宋史包拯传拯字希仁庐州合淝人也始举进上
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
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
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徙知端州迁殿中丞改监察御
史使契丹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
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
司户部副使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除
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徙知瀛州以丧子乞
便郡知扬州徙庐州迁刑部郎中坐失保任左授兵
部员外郎知池州复官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
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
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
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
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迁谏议大
夫权御史中丞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迁给事中
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
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拯性峭
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
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虽贵衣服器用饮食
如布衣时
  包X
按宋史包拯传拯子X娶崔氏通判潭州卒崔守死
不更嫁拯尝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抚其母使
谨视之X死后取媵子归名曰
  包恢
按宋史包恢传恢字宏父建昌人自其父扬世父约
叔父逊从朱熹陆九渊学恢少为诸父门人嘉定十
三年举进士调金溪主簿邵武守王遂辟光泽主簿
平寇乱建宁守袁甫荐为府学教授监虎翼军募土
豪讨唐石之寇授掌故改沿海制置司干官沿江制
置使陈|辟为机宜复有平寇功改知吉州永丰县
未行差发运干官福建安抚使陈垲檄平寇迁武学
谕宗正寺主簿添差通判台州徐鹿卿讨温寇辟兼
提点刑狱司主管文字改通判临安府迁宗正寺主
簿知台州进左司郎官未行改湖北提点刑狱未行
移福建兼转运判官以侍御史周坦论罢起为广东
转运判官权经略使迁侍右郎官寻为大理少卿即
日除直显文阁浙西提点刑狱是时海寇为乱恢讨
平之进直龙图阁权发运升秘阁修撰知隆兴府兼
江西转运改湖南转运使罢景定初拜大理卿枢密
都承旨兼侍讲权礼部刑部侍郎进华文阁直学士
知平江府兼发运召赴阙辞改知绍兴又辞度宗即
位召为刑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
南城县侯郊祀礼成还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恢历仕
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治蛊狱课盆盐理银欠政声赫
然年八十有七卒谥文肃
  包天麟
按尚友录天麟字仁甫江阴人咸淳间举博学宏词
科尝注诗书易春秋年八十三手不释卷子二人植
&#俱登科
  包整
按尚友录整泾县人少嗜学好义家贮书为万卷堂
子三人泰明迪功郎泰亨充解泰南剑州剑浦县丞
兄弟义聚八十余年有灵芝产其堂人名其堂曰芝

  包瑜
按尚友录瑜字希贤由举人任教谕致仕归淮王币
聘修书一时知遇进讲便殿赐坐所著通鉴事类一
百二十一卷左传事类四十卷王阅之甚喜遂梓行
于世居七年告归投老林下撰韵府续编一百二十
三卷春秋讲义周易演义读史六事读书备忘稽古
斋集诸书藏于家
  包鼎
按尚友录鼎宣州人以画虎名家
  包圭
按武进县志圭性沉毅有筹略宋德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