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
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
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
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
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
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
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
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
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
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
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
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
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
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
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
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
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
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
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
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
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
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
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
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
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
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
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
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
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
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
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
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
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
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
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
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美裎奕菅圆晃姆美不
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
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
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衣衾而举之陈其簋而
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
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
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
终矣

 父母部总论二
管子
  形势解
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父母慈
而不解则子妇顺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
父母者子妇之所受教也能慈仁教训而不失理则
子妇孝子妇者亲之所以安也能孝弟顺亲则当于
亲故父母暴而无恩则子妇不亲子妇不安亲则祸
忧至
  又
和子孙属亲戚父母之常也治之以义终而复始爱
亲善养思敬奉教子妇之常也以事其亲终而复始
故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欢子妇不失
其常则长幼理而亲□和故用常者治失常者乱教
护家事父母之则也尽力共养子妇之则也父母不
易其则故家事办焉子妇不易其则故亲养备具故
用则者安不用则者危
家语
  大婚解
孔子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
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故君子无
不敬敬也者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支也敢不敬与
不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本也伤其本则支
从之而亡
  又
孔子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亲是故仁人之
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谓孝子成身
  致思
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
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
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欲知死者
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