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妇言帝称善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
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辞老不仕遇圣寿辄捧香诣
阙拜贺帝每慰劳之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
千指独完会胡惟庸以罪诛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
之兄弟六人争欲行竟往濂方以事至京迎谓曰
吾兄长当任罪曰兄年老吾自往辨二人争入狱
太祖召见劳之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赐
酒食立擢为福建左参议复命举所知举同郡
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
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士卒多掠其妇女言于诸
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于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
从弟洧曰吾家以义名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
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
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久之濂卒继
之太祖患天下俗薄二十六年秋东宫缺官命廷臣
举孝而淳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
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济
与王勤为春坊左右庶子其后太祖又征郑氏子弟
铢子沂自白衣进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去永乐元
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而铉孙干永乐中官
御史棠永乐中官检讨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
闻天下济棠皆学于宋濂有文行□仕元为浙江
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旌表其门闾入朝
谢御书孝义家三字署其曰赐浦江郑识以精
一执中之印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
索之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
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乃置其半不启而帝所赐
御书适以榜坠暂撒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命建孝义之
门以旌之自文融至皆以笃行着其他名迹可纪
者附于篇铢字彦平幼失父母鞠于世母周氏以孝
闻长游京师谒丞相脱脱器之奏为行宣政院照磨
统江南诸道浮屠一钱不入改松江诸处稻田提领
所大使正课外岁羡米万余石上下侵蚀其中铢独
斥还之民深字仲几馆元丞相脱脱家教其子哈剌
章顺帝令太子从授孝经脱脱谪西宁托子于深众
劝深速去毋与其祸深不可脱脱召太傅奏深为长
史寻荐迁宣文阁说经郎兼经筵译文官久之以吏
部员外郎从脱脱征高邮迁浙西道廉访佥事卒涛
字仲舒受业同郡王仕元历礼部郎中危素推涛
德行为当时第一初文融着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
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涛与从弟
泳澳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
刊行焉家范益备泳仕元历温州路总管府经历江
浙行省都事有行义又有曰瀛曰洪者瀛早卒妻黄
氏年少养从子次后守节五十余年醋仕至
大理少卿洪武初李文忠辟为参谋荐诸朝授引礼
郎迁藏库提点坐法死妻石当发配泣曰我义门妇
也可辱其身以辱其门乎不食死渊字仲涵师宋濂
好洛闽之学善古文母病逾年扶持不离顷刻跪进
汤药膝生胝既卒哀恸过节耳为之聩从弟沣及妻
早亡遗三女渊抚之过于己生元末有司荐为月泉
书院山长不就明初中外屡荐并以聩辞洪武六年
卒宋濂谥曰贞孝楷子叔度与方孝孺善官蜀王府
长史柏字叔瑞不仕皆游濂门蜀王曰叔瑞清逸之
士也人因称为清逸处士
王澄传澄字德辉浦江人岁俭出粟贷人不取其息
有鬻产者必增直以足其意远近翕然称善人慕义
门郑氏风欲学之将终集子孙诲之曰汝曹能合食
同居如郑氏吾死目瞑矣子孙咸拜受教澄以元至
正元年卒生三子子觉子麟子伟子觉生应子伟生
勤子觉既承父志同居无间言洪武十四年春太祖
既擢用义门郑因令举所知以应应诏擢布政
司参议二十六年秋简东宫官又擢应从弟勤右庶
子义门王氏之名遂与郑氏并天下学士大夫为
诗称道之亦与郑埒又有王焘者蕲水人七世同居
一家二百余口人无间言洪武九年十一月诏旌为
孝义之门
孝义传序其同居敦睦者则有洪武时龙游夏文昭
四世同居成化间霸州秦贵建德何永敬蒲圻李□
句容戴睿饶阳耿宽俱七世同居石首王宗义五世
共爨宿迁张宾八世同爨安东苏勒潞城韩锦李升
永州唐汝贤丰城刘志清俱六世同居弘治间密云
李琚合肥郑元陵川徐梁安东朱勇五世同居庆都
黄锺定边卫韩鹏俱六世同居孝感程昂七世同居
泰州王玉八世共爨正德间山阳丁震五世同居嘉
靖间石伟十一世同居遂安毛彦恭六世同居万历
间萧梅七世同居滁州卢守一长治仇大六世同居
先后出节烈贞女二十三人太平杨乙六累世同居
天启间南城吴焕八世同居皆旌曰义门
刘闵传闵字子贤莆田人生而纯悫早孤绝意科举
求古圣贤|躬训家法率而行之念祖母及父二丧
未举遂断酒肉远室家训徒邻邑朔望归则号泣于
殡所如是三年邻族怜之为助其葬妇失爱于母出
之独居奉养疾不解衣母或恚怒则整衣竟日跪榻
下祭享奠献一循古礼一乡莫不钦重